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精神的弘扬

发布时间:2017-10-10 14:08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精神的弘扬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精神 民族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中国精神是中国梦的精神旗帜,是对中国“范儿”赋予的新的精神内涵。凝聚中华民族前进力量、使我们英勇不屈、顽强拼搏,激励我们走向胜利的正是伟大的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中国精神,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途径。中国精神是中华人民赖以为生和发展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的总和,是中华人民共同创造、共同依靠、共同弘扬与传承的精神财富,是其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是凝心聚力的强国之魂。 本文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中国精神的相关理论,主要阐述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涵、民族特征、主要内容、历史地位以及弘扬中国精神的价值和必要性;第二部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分别阐述了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精神的培育与传承、邓小平理论对培育与传承中国精神的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培育与传承中国精神的推进、科学发展观对培育与传承中国精神的升华、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精神内涵的丰富;第三部分提出了传承与弘扬中国精神的路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精神的培育与弘扬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国精神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又有现实意义。如今弘扬什么样的中国精神,怎样来培育中国精神,最终弘扬出怎样的中国精神,不仅是理论问题,也是在实践过程中一定要应对和解决的问题。所以,通过总结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华人民进行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中培育与弘扬中国精神的经验教训,总结党在培育与弘扬中国精神过程中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为我们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培育与弘扬中国精神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精神 民族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创新点摘要7-10
  • 绪论10-15
  • 1.选题目的及意义10
  • 1.1 选题目的10
  • 1.2 选题意义10
  • 2.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2.1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2.2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3.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3-15
  • 3.1 研究内容13
  • 3.2 研究方法13-15
  • 第一章 中国精神的相关理论15-20
  • 1.1 中国精神的基本内涵及民族特征15-16
  • 1.1.1 中国精神的基本内涵15
  • 1.1.2 中国精神的民族特征15-16
  • 1.2 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16-17
  • 1.2.1 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16-17
  • 1.2.2 中国精神的历史地位17
  • 1.3 中国精神的价值及弘扬的必要性17-20
  • 1.3.1 中国精神的价值17-18
  • 1.3.2 弘扬中国精神的必要性18-20
  • 第二章 中国精神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培育与传承20-33
  • 2.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20-23
  • 2.1.1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历史地位21-22
  •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22-23
  • 2.2 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精神的培育与传承23-28
  • 2.2.1 毛泽东思想培育传承了中国精神的教育思想23
  • 2.2.2 毛泽东思想对培育传承中国精神的集中表现23-27
  • 2.2.3 毛泽东思想对培育传承中国精神的贡献27-28
  •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精神的培育与传承28-33
  • 2.3.1 邓小平理论对培育传承中国精神的发展28-29
  • 2.3.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培育传承中国精神的推进29
  • 2.3.3 科学发展观对培育传承中国精神的升华29-30
  • 2.3.4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精神内涵的丰富30-33
  • 第三章 传承与弘扬中国精神的路径33-40
  • 3.1 增强传承弘扬中国精神的文化优势推动中国精神的升华33-35
  • 3.1.1 将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与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相结合33-34
  • 3.1.2 强化弘扬中国精神的运行机制,将弘扬中国精神落到实处34
  • 3.1.3 弘扬中国精神要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结合34-35
  • 3.2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引领中国精神的升华35-40
  • 3.2.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36-37
  • 3.2.2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中国精神升华的作用37-38
  • 3.2.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弘扬中国精神与文化兴国相融合38-40
  • 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4
  • 发表文章目录44-45
  • 致谢45-46
  • 详细摘要46-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翁淮南;武淳;王慧;;以强大的中国精神实现伟大的中国梦[J];党建;2013年04期

2 袁久红;甘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精神”的新生[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3 孙来斌;黄兰;;中国梦研究述评[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年04期

4 毛颖;;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及其时代特征[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5 欧清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体系初探[J];科学社会主义;2012年03期

6 彭立勋;;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与新时代的民族精神[J];南方论丛;2005年04期

7 杨义芹;;十八大以来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述要[J];理论与现代化;2013年04期

8 刘景泉;张健;;毛泽东与中国精神[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9 方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解读[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04期

10 徐蓉;宋城长;;论建构中国精神的三重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2013年23期



本文编号:10067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0067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c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