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对道德建设的影响及参与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6 00:08
本文关键词:公共政策对道德建设的影响及参与路径研究
【摘要】: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曾经,我们也以为,只要经济搞上去了,什么问题都好办,包括伦理道德问题。现在,物质条件相对丰裕了,却买不来道德进步。相反,令人担忧的情形却不断出现:全社会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究竟什么原因造成这个局面,有人认为是市场经济的缘故,本文驳斥了这个观点,进而从制度安排与公共政策的视角探究道德演化的规律。纵观古今,所有的政府莫不以提升公众道德为己任,效果却不尽人意,历朝历代的人都在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就是明证。通过对政府号召道德建设的有效性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政府自身怎么做比怎么说更重要。影响道德进步的真正奥秘在于权力,不受制约的权力是导致道德恶化的罪魁祸首。权力得不到制约,权利就得不到保护,道德必然滑坡。公共政策不善,人性之恶必将普遍呈现,这种呈现既非一夜之间发生的,也非千人一面的。道德滑坡的主要表现可分三个层次:一、热衷于借助体制获取私利;二、损人利己,唯利是图;三、以极端形式报复社会。向善是人类的普遍愿望,但需要一定社会环境的支撑。一个人,只有确保自身合法利益不受侵犯,才会在公共生活中释放善意。道德问题必须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予以解决,公共政策参与道德建设的路径是:一、构建公平正义,奠定道德基础;二、转变政府职能,发挥价值导向;三、维护公民权利,培育道德主体;四、健全法治体系,约束官员行为。如今,全社会都在讨论和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其实,找出几个词语来描述人们的价值追求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难的是,要有科学的制度安排来加以承载与落实,这离不开切实可行的公共政策。否则,一切美好蓝图都是镜花水月。
【关键词】:公共政策 道德 权力 权利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48;D6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8
- 第一章 绪论8-13
- 一、研究背景8-9
- 二、研究目的9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9-12
- 四、研究框架12-13
- 第二章 公共政策与道德概述13-21
- 一、公共政策的概念与内容13
- 二、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13-14
- 三、道德的概念与内容14-15
- 四、道德的分层以及影响道德的因素15-17
- 五、如何看待道德滑坡现象17-21
- 第三章 公共政策对道德建设的影响21-34
- 一、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是否相抵触21-22
- 二、引领道德建设的悖论22-26
- (一) 号召与激励23-24
- (二) 宗教劝善24-25
- (三) 社会补偿机制25-26
- 三、不受约束的权力是道德的大敌26-31
- 四、公共政策如何走向道德的反面31-34
- 第四章 特定政策环境下道德滑坡的主要表现及原因34-42
- 一、借助体制谋取私利34-37
- 二、损人利己唯利是图37-39
- 三、以极端形式报复社会39-42
- 第五章 公共政策参与道德建设的路径42-57
- 一、构建公平正义的政策环境43-46
- 二、转变政府职能,重新确立价值导向46-50
- 三、维护公民权利,培育道德主体50-54
- (一) 知情权50-52
- (二) 参与权52-54
- 四、健全法治,把权力关进笼子54-57
- 结语57-58
- 参考文献58-60
- 后记60-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威;;“德福一致”:政治合法性的道德基础[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萧功秦;;重建公民社会:中国现代化的路径之一[J];探索与争鸣;2012年05期
3 陈超群;;主要矛盾的文化向度与社会转型战略思考——从经济的文化产业中心论到社会的文化中心论[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01期
4 方朝晖;;从政道到治道:中国文化的方向与出路[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年06期
5 张维迎;;未来30年改革改什么?[J];西部大开发;2011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金林;公共政策的伦理基础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宣阁;中国古代复仇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394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039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