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学习型组织理论视域下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途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8 10:29

  本文关键词:学习型组织理论视域下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途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思想政治工作 国有企业 学习型组织理论


【摘要】:时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正面临着日新月异的复杂变革,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以下简称国企思政工作)也受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如何利用国企思政工作更有针对性地、更高效地为保证国有企业(以下简称国企)的正常运作,提高国企的经济效益服务,也成为当前国企思政工作者必须面临的紧迫而繁重的新课题。本研究借助一个比较热门且广泛运用于管理学的前沿理论——学习组织理论,解读当前国企思政工作的情况,旨在洞察目前我国国企思政工作的现状特点、面临的障碍等,力图从理念、机制、手段方法等途径来探究如何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开展国企思政工作,为国企思政工作顺应时代潮流、紧跟企业发展需要增添力量。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分别对“学习型组织理论”和国企思政工作的内涵与特征的阐述开始,论证了国企思政工作借鉴学习组织理论的可行性。第二部分,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视角透视了将其引入到我国国企思政工作中的意义,分别从增强国企思政工作的实效性和创新动力,提高国企思政工作自主能力,促进企业员工全面发展,保持企业稳定、可持续发展等层次展开论述。第三部分,探讨了当前我国国企思政工作的现状,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作出了简要分析。第四部分,引用三个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开展国企思政工作的案例:江淮汽车,首钢集团,云南电网公司,并对案例进行简要分析。第五部分,结合案例,联系国企思政工作与学习组织理论二者的特点和关系,提出创新国企思政工作的具体途径:一是,树立新颖的工作理念,即摒弃以往陈旧的工作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生活式学习,鼓励个性发挥,培养创新思维的理念。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包括形成伙伴式的上下级关系、构建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建立网络化的信息平台、营造创新型企业文化。三是着眼学习组织理论的五项修炼,细化工作的手段方法,强化国企思政工作的各项功能。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国有企业 学习型组织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6.1;D6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0
  • 导论10-27
  • (一) 选题缘由及相关概念的界定10-16
  • 1. 选题缘由10-12
  • 2. 概念界定12-16
  • (二) 文献综述16-23
  • 1. 学习型组织理论研究16-17
  • 2. 国企思政工作研究17-19
  • 3. 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国企思政工作中的运用研究19-22
  • 4. 文献综述小结22-23
  • (三)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23-25
  • 1. 研究的目的23
  • 2. 研究的意义23-25
  • 3. 研究的方法25
  • (四)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25-27
  • 1. 研究的重点25-26
  • 2. 研究的难点26
  • 3. 创新点26-27
  • 一、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国企思政工作27-34
  • (一) “学习型组织理论”27-30
  • 1.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内涵27-28
  • 2. “学习型组织”的特征28-30
  • (二) 国企思政工作概述30-32
  • 1. 国企思政工作的内涵30-32
  • 2. 国企思政工作的特征32
  • (三) 二者的共融性32-34
  • 1. 范畴相同,依托学科相似32-33
  • 2. 工作对象相同33
  • 3. 目的基本一致33
  • 4. 工作方式类似33-34
  • 二、国企思政工作的现状分析34-39
  • (一) 当前我国国企思政工作体制及其存在问题34-37
  • 1. 当前我国国企思政工作体制现状34-35
  • 2. 当前我国国企思政工作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35-37
  • (二) 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37-39
  • 1. 传统企业体制惯性37
  • 2. 思政工作队伍与目标不相适应37
  • 3. 企业科层组织结构束缚37-38
  • 4. 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带来的影响38
  • 5. 员工工作观念的变化38-39
  • 6. 员工整体素质不高39
  • 三、国企思政工作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意义39-42
  • (一) 有利于增强国企思政工作的实效性39-40
  • (二) 有利于增强国企思政工作的自主创新动力40
  • (三) 有利于增强国企思政工作的前导力40-41
  • (四) 有利于帮助员工端正心态,改善心智模式,全面发展41
  • (五) 有利于国企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41-42
  • 四、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创新国企思政工作的实践案例42-54
  • (一) 江淮汽车42-45
  • 1. 系统思考,勇于创新42-43
  • 2. 从用手做事,到用心做事43
  • 3. 活出生命的意义43-44
  • 4. 推行品格训练44-45
  • 5. 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人学习45
  • (二) 首钢集团45-48
  • 1. 建立共同愿景,凝聚人心力量46
  • 2. 提高职工素质,适应时代要求46
  • 3. 改善思维模式,激发团队智慧46-47
  • 4. 提升思想境界,焕发工作激情47
  • 5.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供制度保证47-48
  • 6. 创新载体,拓宽思政工作途径48
  • (三) 云南电网公司48-50
  • 1. 以“云电论坛”为载体,转变员工观念48
  • 2. 将学习、工作、生活相融合48-49
  • 3. 干部示范,确保思政工作纲举目张49
  • 4. 班组学习,团队合作49
  • 5. 完善教育、激励、竞争机制49-50
  • 6. 建立共同愿景,把个人价值与企业发展相结合50
  • 7. 开展创新争优活动50
  • (四) 案例总结50-54
  • 1. 自我超越51-52
  • 2. 改善心智模式52
  • 3. 建立共同愿景52-53
  • 4. 团队学习53-54
  • 5. 系统思考54
  • 五、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开展国企思政工作的途径54-65
  • (一) 理念创新54-57
  • 1. 构建以人为本的理念55
  • 2. 提倡生活式学习,领悟生命的真谛55
  • 3. 淡化权力控制,激发员工主动性55-56
  • 4. 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56
  • 5. 多方位学习,增强适应能力56-57
  • (二) 机制创新57-61
  • 1. 形成伙伴式的上下级关系57-58
  • 2. 构建扁平化的企业组织结构58-59
  • 3. 加强思政工作者的人格魅力59
  • 4. 网络化信息交流平台59-60
  • 5. 创新型企业文化60-61
  • (三) 手段方法创新61-65
  • 1. 以心智模式为前导,深化国企思政工作的导向功能61-64
  • 2. 以共同愿景为基础,深化国企思政工作的凝聚功能64
  • 3. 以自我超越为突破,深化国企思政工作的激励功能64
  • 4. 以团队学习为载体,深化国企思政工作的调适功能64-65
  • 5. 以系统思考为核心,深化国企思政工作的保障功能65
  • 结语65-68
  • 参考文献68-71
  • 致谢71-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利;谈思政工作与心理辅导[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2 王文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是落到实处[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3 梅棋友;2000:“管理年”·“思政工作年”[J];政工研究动态;2000年03期

4 孙志军;努力把社区思政工作落到实处[J];政工研究动态;2000年04期

5 徐丽丽;上海纺织调整中的思政工作[J];政工研究动态;2000年04期

6 韩慧;“进车间、入班组、到人头”[J];政工研究动态;2000年09期

7 ;企业思政工作的新特点[J];政工研究动态;2000年15期

8 李晓春;困难国企思政工作的切入点[J];政工研究动态;2000年20期

9 ;念好思政工作“五字经”[J];政工研究动态;2000年22期

10 林宁,万巧姣;抓好三个环节 做好社区思政工作[J];政工研究动态;2000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柯志贤;;探索规律 准确定位 建立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的协调机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郁华;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政工作中的运用[N];贵州政协报;2012年

2 粱小利;“四点”提升新时期思政工作[N];工人日报;2013年

3 平定县煤气公司 岳江华;思政工作拓新径[N];山西日报;2013年

4 李建栋;企业思政工作助力和谐建设[N];工人日报;2014年

5 中国人民银行会昌县支行 段桂生;基层人行思政工作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思考[N];光华时报;2008年

6 翟谦 牛同林 赵俊祥;企业思政工作亟待确立四种意识[N];工人日报;2010年

7 李俭 韩慧;透视加入世贸后的思政工作[N];工人日报;2002年

8 胡江涛;拓展思政工作“市场”[N];工人日报;2003年

9 陶化彦;思政效应:企业腾飞的助推器[N];工人日报;2004年

10 记者 徐瑞哲;思政教师资助增设“党建类”[N];解放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昕程;高校官方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D];山东大学;2015年

2 李筱鹃伶;学习型组织理论视域下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途径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3 李丽娜;以大学生为受众的思政信息网络传播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大伟;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5 余波;重庆市普通高校思政辅导员激励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筱白;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职业品格培育[D];中南大学;2012年

7 阿曼古丽·木沙;Web2.0时代医学生思政博客创建工作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8 李毅;新时期高职院校“三位一体”思政育人模式探索[D];吉林大学;2010年

9 赵庆昕;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544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0544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0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