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媒体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新媒体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接触到新媒体。新媒体逐渐以多种形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例如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带领人们走进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本文分析了新媒体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涵及特点,论述了新媒体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产生的机遇和挑战,并分析和研究应对这些挑战我们的对策。文章大致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了新媒体是在报刊、广播、电视的基础上发展的新的媒体形态,是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为支撑的新型媒体。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络、计算机、数字电视、卫星频道等终端的通信模式和媒体的形式并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新媒体大致分为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三大类。此外还详细分析新媒体的特点:开放性与包容性、及时性与交互性、大众性与个性化和数字化、平等性与虚拟性。同时也分析了新媒体环境的特点。 第二部分重点论述了意识形态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涵。首先,意识形态作为反映经济基础的思想上层建筑,是以政治思想为核心的思想观念体系。其次构成一个社会文化和社会思想的关键是主流意识形态,是民族信仰的载体,是引导人们发展的风向标,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再次分析论述主流意识形态的特点以及主流意识形态的功能。 第三部分论述新媒体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的机遇。意识形态是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方面,新媒体的发展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第一,新媒体成为传播我国主流意识的重要领域;第二,新媒体推动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创新和发展;第三,新媒体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注入新的精神动力。 第四部分论述新媒体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提出的挑战。新媒体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的冲击;新媒体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创新能力和防御能力的挑战;新媒体会引起人们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的冲击和信任危机;新媒体助长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文化霸权;新媒体增添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难度。 第五部分详细的概括了应对挑战,巩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措施和路径选择。一是加强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构建中国特色的新媒体环境;二是坚持理论创新,切实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力和说服力;三是从社会宏观方面,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四是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监管力度,加强立法监督管理;五是大学生作为中坚力量,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至关重要。
【关键词】:新媒体 主流意识形态 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4;G206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导论8-14
- 1 选题的意义8-9
- 1.1 现实意义8
- 1.2 理论意义8-9
- 2 研究现状9-11
- 2.1 国内研究现状9-10
- 2.2 国外研究现状10-11
- 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11-14
- 3.1 研究方法11-12
- 3.2 创新之处12-14
- 第1章 新媒体和主流意识形态基本问题界定14-26
- 1.1 新媒体的内涵和种类及特征14-19
- 1.1.1 新媒体的内涵14-15
- 1.1.2 新媒体的种类及外延15-16
- 1.1.3 新媒体与新媒体环境的特征16-19
- 1.2 意识形态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涵及特点19-26
- 1.2.1 意识形态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涵19-21
- 1.2.2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特点21-23
- 1.2.3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功能23-26
- 第2章 新媒体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的机遇26-34
- 2.1 新媒体成为传播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领域26-29
- 2.1.1 新媒体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广度和深度26-27
- 2.1.2 新媒体成为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途径27-28
- 2.1.3 新媒体的舆论监督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28-29
- 2.2 新媒体推动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创新和发展29-31
- 2.2.1 新媒体扩展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途径和方式29-30
- 2.2.2 新媒体增强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30
- 2.2.3 新媒体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30-31
- 2.3 新媒体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注入新的精神动力31-34
- 2.3.1 新媒体有利于培养人的独立意识31
- 2.3.2 新媒体有利于培养人的平等、民主精神31-34
- 第3章 新媒体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的挑战34-40
- 3.1 新媒体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冲击34-35
- 3.2 新媒体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创新能力和防御能力的挑战35-36
- 3.3 新媒体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权威性的冲击36-37
- 3.4 新媒体助长了西方国家文化霸权的威胁37
- 3.5 新媒体增添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37-40
- 第4章 巩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措施和路径选择40-49
- 4.1 加强理论阵地建设,巩固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40-42
- 4.1.1 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力量40-41
- 4.1.2 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作用41-42
- 4.1.3 积极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42
- 4.2 坚持理论创新,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力和说服力42-44
- 4.2.1 创新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方式方法43
- 4.2.2 创新新媒体传播方式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43-44
- 4.3 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唱响社会主义主旋律44-45
- 4.3.1 营造“绿色”新媒体文化,促进主流意识形态健康发展44
- 4.3.2 注重受众的教育和疏导,加强新媒体环境优化44-45
- 4.4 加强立法,强化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45-46
- 4.4.1 加强政府监管,营造良好环境45-46
- 4.4.2 加快立法建设,立规建制46
- 4.5 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46-49
- 4.5.1 科学发展,,加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正面灌输和引导46-47
- 4.5.2 开展以人为本,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47
- 4.5.3 净化和营造良好的高校新媒体环境47-48
- 4.5.4 坚持与时俱进,切实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48-49
- 结论49-50
- 参考文献50-53
- 致谢53-5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兴荣;网络环境下传统媒体的命运[J];唯实;2003年05期
2 李清;;物价局长难“敌”教育乱收费[J];人民政坛;2005年12期
3 贾东军;;网络媒体迅猛发展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略论[J];公安研究;2011年05期
4 柳思思;;新媒体:西亚北非乱局演化的“助推器”[J];当代世界;2013年05期
5 赵晨;;领导者如何应对网络媒体[J];人大建设;2008年12期
6 邓越萍;多媒体网络教学漫谈[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马仲扬;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8 苏文宁;;论新媒体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宁夏党校学报;2010年01期
9 朱国华;章益国;;新媒体对青年信息能力的作用机理研究[J];理论建设;2013年01期
10 张志海;;服务型政府视野下的行政领导与新闻媒体[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戴琼海;赵千川;金以慧;尔桂花;;复杂媒体网络与控制[A];第六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邢宏亮;;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差异及相互融合[A];2013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十八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张蕙;;纸质媒体的未来:坚守与融合[A];江西出版科研论文选(第10集)[C];2010年
4 邓青书;吕鹏;;多媒体网络电脑机房的建设初探[A];第七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成刚;新媒体的新“霸权主义”[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2 秦文;谁在关注蕴藏巨大商机的公益媒体?[N];江苏经济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李高超;外资在华加紧布局新媒体[N];国际商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吕汉富;用好新媒体 传递正能量[N];山西青年报;2014年
5 伊犁日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 田兴国;领导干部应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N];伊犁日报(汉);2009年
6 整理 经济视点报记者 祝良华;要学会适应并用好新媒体[N];经济视点报;2012年
7 解语 丛文 鸽子 黄鱼;传统媒体转型,没那么简单[N];人民邮电;2014年
8 ;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共话发展[N];解放日报;2000年
9 刘霞斐 刘中宇;浅谈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点[N];宜春日报;2005年
10 ;我国互动新媒体网络技术步入世界前列[N];计算机世界;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G.D.Dharmakeerthi SRI Ranjan;关于跨国媒体对南亚农村群体的社会融合影响的社会学分析(斯里兰卡案例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唐亮;基于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多媒体网络传输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苏青场;新媒体与党的建设[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4 夏源;新媒体政府规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玲;媒体监督与海关应对[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2 陈庆铨;“广告新媒体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3 任s
本文编号:10787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078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