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安全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2 03:28
本文关键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安全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意识形态安全 中国共产党 历史进程 基本经验
【摘要】:意识形态安全不仅对国家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执政党也同样重要。意识形态有着强大凝聚力和吸引力,它直接关系到党执政地位的巩固、指导思想的认同以及党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面对日趋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也成为我党的战略性工程。本文第一部分为文章的引言。首先介绍了当前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理论指导和社会实践意义。其次从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安全的含义、主要内容以及功能作用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研究现状。最后简单分析了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探析了意识形态及意识形态安全的相关概念。主要从意识形态及意识形态安全具有的丰富内涵、多样特点和众多现实功能以及对阶级统治和国家的稳定产生的重大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同时还阐述了研究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安全思想有着的重大现实指导意义。第三部分,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安全思想的理论根据。认真解读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毛泽东等经典作家关于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安全理论的主要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依据。第四部分,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安全思想的发展历程为线索进行分析。首先是邓小平对建国以后意识形态安全的科学探索和论述,其次介绍了江泽民对意识形态安全思想的继承和丰富,再次论述了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对意识形态安全的新发展,最后是习近平对意识形态安全的新论断和新探讨。第五部分,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方面的基本经验。首先要毫不动摇的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高度重视党的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并在工作中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还要科学对待多样意识形态,坚决反对和抵制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
【关键词】:意识形态安全 中国共产党 历史进程 基本经验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4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引言8-15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8-9
- 1.1.1 研究背景8
- 1.1.2 研究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2
- 1.2.1 国内研究现状9-11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2-13
- 1.3.1 研究内容12-13
- 1.3.2 研究方法13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13-15
- 第2章 意识形态安全概述15-22
- 2.1 意识形态的内涵15-17
- 2.1.1 意识形态的含义15-16
- 2.1.2 意识形态的功能16-17
- 2.1.3 意识形态的特点17
- 2.2 意识形态安全的内涵17-20
- 2.2.1 意识形态安全的含义17-18
- 2.2.2 意识形态安全的内容18-19
- 2.2.3 意识形态安全的特点19-20
- 2.3 研究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意义20-22
- 2.3.1 党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安全20
- 2.3.2 党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20-21
- 2.3.3 党的意识形态安全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21-22
- 第3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安全思想的理论依据22-29
- 3.1 马克思、恩格斯论意识形态22-24
- 3.1.1 意识形态是一个总体概念22-23
- 3.1.2 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23
- 3.1.3 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23
- 3.1.4 意识形态是受制于现实经济关系的“观念上层建筑”23-24
- 3.2 列宁论意识形态24-26
- 3.2.1 科学的意识形态24
- 3.2.2 阶级斗争是意识形态问题的立足点24-25
- 3.2.3 意识形态的党性原则25
- 3.2.4 意识形态的灌输原理25-26
- 3.3 毛泽东论意识形态安全26-29
- 3.3.1 关于新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认识26
- 3.3.2 始终坚持马列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26-27
- 3.3.3 开展整风运动是维护党的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途径27
- 3.3.4 对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活动是意识形态安全的社会基础27
- 3.3.5 同各种错误思想进行坚决斗争是巩固意识形态安全的必要条件27-29
- 第4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安全思想的发展历程29-38
- 4.1 邓小平对意识形态安全的科学论述29-31
- 4.1.1 对建国后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经验总结29-30
- 4.1.2 要求完整地、准确地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30
- 4.1.3 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改革开放结合起来30
- 4.1.4 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30-31
- 4.1.5 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平演变思潮进行坚决斗争31
- 4.2 江泽民对意识形态安全的继承和丰富31-33
- 4.2.1 提出“两个坚定不移、两个不能含糊”31-32
- 4.2.2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32
- 4.2.3 把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与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32-33
- 4.3 胡锦涛对意识形态安全的新发展33-35
- 4.3.1 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坚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33-34
- 4.3.2 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党的意识形态安全的重中之重34
- 4.3.3 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34-35
- 4.4 习近平对意识形态安全的新论断35-38
- 4.4.1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35
- 4.4.2 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35-36
- 4.4.3 传播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6
- 4.4.4 意识形态的党性与人民性36-37
- 4.4.5 互联网是舆论斗争的主战场37-38
- 第5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经验38-46
- 5.1 毫不动摇的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38-40
- 5.1.1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38
- 5.1.2 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增强意识形态的活力38-39
- 5.1.3 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与多样发展并存,增强意识形态的整合力39
- 5.1.4 增强意识形态安全的时代性和民族性39-40
- 5.2 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领导40-41
- 5.2.1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始终不能动摇40
- 5.2.2 推进党的自身建设,加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作用40-41
- 5.2.3 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执政能力41
- 5.2.4 坚持党对宣传工作的领导41
- 5.3 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安全工作41-43
- 5.3.1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42
- 5.3.2 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安全宣传教育的方式42
- 5.3.3 加强对信息时代大众传播媒介舆论的引导和监督42-43
- 5.3.4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43
- 5.4 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43-44
- 5.4.1 把意识形态的新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43-44
- 5.4.2 重视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44
- 5.4.3 不断改进广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44
- 5.5 坚决反对和抵制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44-46
- 5.5.1 科学对待多样意识形态45
- 5.5.2 建立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民主对话机制45-46
- 结束语46-47
- 参考文献47-52
- 致谢52-53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况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金龙;;文化交流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J];湖湘论坛;2010年04期
2 郑元景;;网络时代文化软实力竞争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J];科学社会主义;2012年03期
3 耿国华;;意识形态安全研究的理论视域——冷战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综述[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本文编号:11298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129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