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论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从业人员诚信意识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7-11-03 12:31

  本文关键词:论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从业人员诚信意识的培养


  更多相关文章: 银行 理财业务 诚信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银行业的服务功能在日趋完善,目前市场上涌现的投资工具和理财产品层出不穷。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与银行的合作更是日趋紧密,以便利交易为目的,开发了各种产品,使客户享受到更加优化的理财服务。面对这一新的银行业务快速的发展,销售人员的诚信意识在营销中显得更加的重要。 本文通过进行实证调查,了解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从业人员在营销理财产品时的诚信现状,研究了在目前存在的诚信意识淡薄的现象,具体行为包括隐瞒产品风险、夸大产品收益、诋毁同业产品等,并分析了原因。宏观上有金融产品的复杂性、金融产品合同的专业性、银行业竞争的加剧、银行业运行制度滞后,微观上看销售人员诚信意识淡薄、领导干部对诚信教育要求不严等原因,并对各方面提出了对策。从银行自身做起转变经营理念、改革单一的考核机制;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完善法规,提高综合监管的能力;对从业人员自身,提高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法律意识,对于银行管理的部门,丰富诚信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对于公众,要普及理财知识,建立畅通的监督举报机制。
【关键词】:银行 理财业务 诚信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48.1;F832.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8
  • 引言8-10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10-14
  • 一、相关概念10-12
  • (一) 个人理财业务的概念10
  • (二) 个人理财从业人员的基本构成10-11
  • (三) 诚信意识的内涵11-12
  • 二、理论基础12-14
  • (一) 人的本质的学说12-13
  • (二) 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13
  • (三)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13-14
  • 第二章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从业人员诚信状况实证分析14-21
  • 一、实证调查的目的14
  • 二、组织和实施方案14-15
  • (一) 问卷设计14-15
  • (二) 样本选取15
  • 三、调查统计数据分析15-18
  • (一) 调查结果15-16
  • (二) 调查中发现的现象分析16-18
  • 四、调查结论18-21
  • (一) 夸大产品收益19
  • (二) 隐瞒产品风险19
  • (三) 诋毁同业产品19-20
  • (四) 泄露客户信息20
  • (五) 无证销售产品20-21
  • 第三章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从业人员诚信意识退化的原因21-29
  • 一、银行业理财产品的特点21-23
  • (一) 理财产品的复杂性21-22
  • (二) 产品条款的专业性22-23
  • 二、银行业面临的环境23-25
  • (一) 行业监管方面23-24
  • (二) 银行经营方面24-25
  • 三、从业人员自身问题25-27
  • (一) 盲目追求高回佣25-26
  • (二) 专业能力尚薄弱26-27
  • 四、银行业领导对诚信的忽视27-29
  • (一) 个别领导有不诚信作为27
  • (二) 领导干部忽视诚信教育27-29
  • 第四章 提高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从业人员诚信意识的对策29-36
  • 一、银行内部改革29-31
  • (一) 转变银行经营理念29-30
  • (二) 改革人员激励机制30-31
  • 二、相关部门调整31-33
  • (一) 完善政策法规31-32
  • (二) 加强综合监管32-33
  • 三、加强诚信教育33-34
  • (一) 提高专业能力和法律意识33
  • (二) 丰富诚信教育的内容及方式33-34
  • 四、加强大众监督34-36
  • (一) 对公众进行理财知识普及化教育34-35
  • (二) 建立顺畅的群众举报监督机制35-36
  • 结论36-37
  • 致谢37-38
  • 参考文献38-4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国华;;村民自治若干法律问题探讨[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文博;城市化与对农民工群体的歧视[J];农村经济;2005年01期

3 罗虎定;农民工问题及其解决思路[J];农村经济;2005年02期

4 肖坤梅;苏华;;建立农民工培训长效机制的思考[J];中国培训;2008年02期



本文编号:11362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1362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3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