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用知识到信用生活——江苏公民个人信用意识调查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7-11-19 02:28
本文关键词:从信用知识到信用生活——江苏公民个人信用意识调查及启示
【摘要】:本文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江苏省13个城市的公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仅9.0%的公民在个人信用知识题上的得分达到6分及以上(满分10分);88.7%的公民在个人信用情境题中的得分达到6分及以上(满分10分);公民的理性信用意识和一般信用意识之间存在弱相关(r=0.2520.3)。可见,江苏省公民的个人信用知识素养不高,但遇到具体个人信用情境时,大部分公民都具备良好的一般信用意识且能较好应对。由此,我们建议不仅要加强对公民信用知识的灌输和补充,还应聚焦信用生活:加强信用情境案例教育;加强企业信用文化培育;加强公民信用意识和信用人格培养。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2012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金项目“江苏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2012ZDIXM006) 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日常生活中诚信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研究”(14BKS080)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4
【正文快照】: 信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一个社会认可的“自我”,也是个人社会影响力的代称[1]。不同学科关于信用的涵义侧重点有所不同,本研究中的信用侧重经济学的涵义。个人信用是指基于信任,通过一定的协议或契约提供给自然人的信用,接受信用的个人不用付现就可以获得商品或服务。在我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淮;建立个人信用积分系统的设想[J];w挛胖芸,
本文编号:12020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202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