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信仰迷失及重建

发布时间:2017-11-19 06:14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信仰迷失及重建


  更多相关文章: 道德信仰 迷失 重建


【摘要】:中国历来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道德信仰在中国的根基之深厚毋庸置疑。道德信仰是经由形成信仰这种方式,将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在道德行为主体的日常活动中确立并促使道德主体自主践行,,从而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个人对自然的终极道德关怀,营造一个和谐、理性、自律的社会主义道德社会。道德信仰是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发展密不可分,对于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中国来说,社会的某些地方某些领域出现道德失范现象,道德价值体系无法在社会生活中正常发挥有效的调节和规范作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困难重重,道德建设举步维艰,道德信仰迷失了,这迫切应当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通过揭示当代中国社会道德信仰现状,分析此状况产生的深刻根源,强调道德信仰在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寻求道德信仰重建的有效路径。我们主张通过加强道德教育,加强制度化建设等主要措施,系统性地重建道德信仰,引导人们建立起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协调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并承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信仰。道德教育作为道德信仰重建的核心途径,通过对社会成员有序、规范、高效的培养来实现其社会性价值和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立斌;;道德信仰及其特点[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任建东;道德信仰的主体性构成及其本质[J];长沙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高兆明;简论“道德失范”范畴[J];道德与文明;1999年06期

4 葛晨虹;建立道德奉献与道德回报机制[J];道德与文明;2001年03期

5 冯天策;信仰的主观客观形态[J];东岳论丛;2003年02期

6 石岩;;中国社会转型期公民道德失范探析——基于公德与私德的视角[J];甘肃理论学刊;2012年03期

7 刘梅;加强信仰教育应正确认识和理解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年08期

8 任建东;道德信仰形成的完成性机理[J];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9 李霞;樊翠英;;当代社会道德信仰及其重建[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魏长领;道德信仰危机的表现、社会根源及其扭转[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本文编号:12025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2025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e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