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转型社会中的个人品德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7 11:02

  本文关键词:转型社会中的个人品德教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个人品德 个人品德教育 转型社会


【摘要】:在转型社会,我们逐步融入了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中,并形成了多种利益需求。同时,在转型社会中出现的诸多道德失范现象,不利于社会的有序发展。如果要统一人们因不同的利益诉求而引发的不同道德诉求,减少道德失范现象,则需要加强道德自律,提高个人的道德水平,需要不断加强个人品德教育,使公民能够真正在情感上认同合乎社会规范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并自觉遵守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本文共由四部分组成: 导论部分主要提出了选题的依据,研究方法及其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简要了解了个人道德教育研究的情况。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个人品德的内涵及其形成发展过程,这部分主要概括品德与个人品德的涵义,认为个人品德具有社会性、个体性、相对稳定性和非强制性等特征,个人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既是道德内化过程也是外部影响过程,并从内外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个人品德形成发展的因素。 第二章主要梳理了转型社会中加强个人品德教育的必要性,道德体系的发展、公共领域的扩大、防止社会道德失范行为均需要加强个人品德教育。同时强调个人品德在社会道德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并从社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以论述。 第三章着重探讨转型社会中加强个人品德建设的途径。一要继承和借鉴中外优秀道德文化。对中外道德文化的继承和借鉴,要选择优秀的值得学习的道德文化。通过“慎独明德”,加强道德自律,“克己内省”,加强自我教育,“见贤思齐”,强化示范作用。二要重视发挥非理性因素的作用,通过构建需要激励机制、开展情感教育活动等,培养个人的道德需要、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三要培养个体的道德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可以通过建构道德内化机制和社会责任教育实现。四要加强制度建设,强化个人品德教育的制度安排。政府需要加强立法,强化法制建设,并提高制度建设的道德合理性,运用公正合理的道德评价和奖惩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48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视域中的个人品德建设[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998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2998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f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