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策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策略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转型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指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它不仅是全社会、全民族的一场“革命”,而且是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转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内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必然引起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局面和出现新的特点。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社会多样化产生的影响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以马克思主义为重要内容和理论指导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也出现了新的挑战和认同的危机。任何阶级要巩固政权,都必须确立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在这一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建设,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论文分五部分研究转型时期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第一部分,对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和认同的相关概念及特质做了详细的阐释。 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所面临的挑战。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总体趋势是好的,积极健康的状态,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认同危机,主要表现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和社会多样化。 第三部分,,从对主流意识形态核心内容认同的态度和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认同的态度两个方面,通过数据分析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现状。从结果上促使我们思考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不认同主流意识形态,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第四部分,阐述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弱化的原因。主要从全球化时代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国际意识形态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文化多元化和网络的飞速发展、人民主体意识的增强四个方面进行梳理。 第五部分,探究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实现路径。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前提下,通过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实践、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制、发挥榜样作用等具体对策来实现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雪梅;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辩证关系[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于民雄;;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J];理论与当代;2006年08期
3 ;记录[J];世界教育信息;2007年11期
4 张慧娟;;中国的文化多元化与文化建设[J];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04期
5 杨金玲;;如何正确认识全球化下的文化多元化[J];理论界;2007年11期
6 洛伊德;;苏里南——文化多元化的缩影[J];拉丁美洲研究;2007年06期
7 纪光欣;燕玉;;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多元化问题探析[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8年02期
8 刘静;;全球文化多元化趋势对我军文化建设的影响[J];云梦学刊;2008年03期
9 史继龙;;思想政治要突出创新[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梁正国;;文化多元化与指导思想的一元化[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应龙;;文化美学视野与中西方古典美学批判[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2 苏东海;;中国博物馆世纪末的遗憾[A];中国文物学会通讯2001、2002年合订本[C];2001年
3 朱炳祥;;论“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并置——发生学视角下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相互关系[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邓星华;;文化多元化与现代体育发展的自觉选择[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5 孟庆芳;;《天涯若比邻》教学设计[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年中小学教师优秀案例作品展论文集[C];2012年
6 陈连山;;文化多元化原则对传统节日研究的启发性意义[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7 钱建平;;对博物馆旅游发展的思考[A];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长 许嘉璐;培养更多能够对话善于对话的人才[N];中国教育报;2011年
2 赵强;思想的多元化[N];中华读书报;2010年
3 陈先义;吹响主旋律文艺的精神号角[N];解放军报;2012年
4 秦宣;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凝聚中国力量[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
5 中山大学教授 郑永廷;牢牢把握话语权主导权[N];湖北日报;2014年
6 汤一介 北京大学哲学系;理性看待全球化中的中西文化教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市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 安育中;新时代·新青年·新未来[N];廊坊日报;2011年
8 陈爱和;炫富与道德何干[N];检察日报;2009年
9 中共红河州委书记 刘一平;坚持用云南精神引领人们的价值追求[N];红河日报;2012年
10 记者 赵华;专家呼吁:别拿戏曲搞“政绩工程”[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崔越;文化多元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选择[D];河南大学;2010年
2 暴文慧;从电子游戏图像风格看文化多元化的内在动力[D];扬州大学;2011年
3 彭早;文化多元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4年
4 张晓丽;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学校德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毅;当代我国矿山企业体育文化多元化功能的定位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莹;20世纪初外来移民美国化运动评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赵桐;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014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301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