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素质研究的新突破——评《国民素质发展路径选择与素质文化学建构》
本文关键词:国民素质研究的新突破——评《国民素质发展路径选择与素质文化学建构》 出处:《中国出版》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国民素质 道德失范 韩庆 研究成果 自我教育 价值系统 价值创新 价值需求 文明转型 总布局
【摘要】:正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一些领域出现了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的素质文化性缺失问题。综观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关于党推进国民素质发展文化思想的关注和研究,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上,均显不足。单培勇等著的《国民素质发展路径选择与素质文化学建构》(人民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以党推进国民素质发展文化思想为主线,选择国民素质发展路径文化的向度突破,进而提出素质文化学建构问题。正如韩庆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分类号】:D64-5
【正文快照】: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一些领域出现了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的素质文化性缺失问题。综观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关于党推进国民素质发展文化思想的关注和研究,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上,均显不足。单培勇等著的《国民素质发展路径选择与素质文化学建构》(人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霞;谈发展市场经济与提高国民素质[J];价格与市场;2001年07期
2 尚骁;诤言两例:国民素质亟待抓[J];上海消防;2001年02期
3 许耀桐;一项基础性关键性的研究工程——简评《国民素质论》[J];科学社会主义;2002年03期
4 张洪涛;浅谈邓小平国民素质建设思想[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单培勇;论小康社会的国民素质建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章国平,童丽娅;论我国国民素质的现代化[J];抚州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7 辛世俊;建构中国国民素质学的一部创新性力作——评单培勇著《中国国民素质学论纲》[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刘亚竞;谈谈国民素质与素质教育[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3年06期
9 吴周炎;;提高国民素质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J];今日湖北;2004年12期
10 秦晓鹰;灾难教育:国民素质的必修课[J];金融信息参考;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秀珍;邵润堂;;提高国民素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韩庆祥;;国民素质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A];人学与现代化(三)——北京市人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高昌海;刘克敌;梁君梅;;国民素质与教育[A];中国煤炭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文集[C];2001年
4 高湘泽;;树立科学精神是国民素质建设的根本任务[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三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周时英;;孙中山改造和提高国民素质的思想[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精神论文专辑[C];2003年
6 尚明轩;;孙中山塑造国民素质的思想[A];“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华民族振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陈鹏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升国民素质[A];科技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2年
8 张远;;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A];第五届全国药理学教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9 单培勇;马丽;;胡锦涛的社会发展与国民素质提高内在关系及逻辑特征[A];2014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10 刘畅;薛薇;;北京市国民素质竞争力评价[A];北京市第十二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靖;提高国民素质 推动社会发展[N];开封日报;2008年
2 所超 (职员);一支烟所折射的国民素质与尊重[N];健康报;2012年
3 郭保伟;推广社会阅读 提升国民素质[N];青岛日报;2013年
4 记者罗争光 任玮 张志龙;提升国民素质,怎么教才更有实效[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5 北京 媒体人 冯海宁;国民素质刻意贬低不可取[N];重庆商报;2013年
6 刘白;论国民素质,,不如谈公共规则[N];光明日报;2013年
7 刘长明;国民素质与产品质量[N];人民日报;2000年
8 钱彤 李忠发;借奥运契机提升国民素质[N];中国审计报;2007年
9 邓清波;中日国民素质差距30年?[N];商务时报;2007年
10 钱彤 李忠发;以奥运为契机,促国民素质提升[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兴林;现代化进程中的国民素质优化[D];中共中央党校;199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峰;新时期提高我国国民素质的思考[D];西南大学;2006年
2 张镇;论国民素质文化缺失与国民素质建设[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夏铭泽;邓小平的国民素质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4 焦嫔嫔;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国民素质培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5 张亚勇;提高国民素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D];河北大学;2004年
6 杨柳;论新时期国民素质研究理论创新[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7 王哲;韩国国民素质国际竞争力探讨[D];暨南大学;2008年
8 朱蕾;国民素质提升对走出GDP崇拜的作用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9 丁兆梅;邓小平的国民素质观与人的全面发展[D];河北大学;2003年
10 胡小珊;邓小平提高国民素质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179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317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