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视域下的道德失范及其矫治
本文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视域下的道德失范及其矫治 出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年2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认识论,也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视角看,当代中国的道德失范问题与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变化、传统价值体系瓦解、多元文化发展等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道德规范缺失、道德认同危机、道德实践困境等形式。应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方法论,通过完善社会道德规范、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健全制度保障体系等方式,矫正各种社会道德失范问题。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分类号】:D648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都跃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质量也有了质的飞跃,然而精神文明建设并未与物质文明建设同步发展,出现了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信仰虚无、潜规则盛行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推进。这就需要加强公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祥;肖映顺;;浅议信用道德[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2年04期
2 杨清明,刘敢新,游滨;对公民道德建设的时代阐释[J];探索;2002年04期
3 杨凤莺;谈道德失范与道德建设[J];理论界;2002年06期
4 廖小平;公民道德建设的双重路径[J];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03期
5 高月;让人们感悟道德[J];党建;2002年02期
6 杨庆菊;;加强道德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J];理论学习;2007年10期
7 韩雁群;谈新时期道德失范与道德建设[J];南都学坛;1998年01期
8 钱家栋;依靠法制推动道德进步──论当前社会的道德裂变及道德发展[J];攀登;1998年03期
9 杨晓君;;加强道德建设 创建和谐社会[J];经营管理者;2014年11期
10 江赛清;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研究综述[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陈沂;;加强道德建设 提高全民族素质[A];风正帆悬第二集——道德建设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吴军;;侗族传统道德面临的危机与新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贺利平;;浅议新世纪我国的道德建设[A];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C];2002年
4 戴木才;;建设和谐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5 ;以道德塑形象 用诚信赢市场[A];共铸诚信——福建省企业道德建设经验汇编[C];2003年
6 蓝绍才;;加强农村公民道德建设刍议[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刘淑萍;;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主要矛盾探析[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蔡丽玲;;写作道德与文化自觉[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陈增辉;;建设“诚信”中国[A];风正帆悬第二集——道德建设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严冰 鲍贞烨 梁天一;上亿人次热捧道德模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2 ;道德:人类幸福的一个方面[N];中国妇女报;2003年
3 记者 邓荣军 谢松;全民创业离不开道德创新[N];南昌日报;2005年
4 本报评论员;坚持不懈地开展公民道德建设[N];人民日报;2004年
5 李合洲;为重奖道德模范叫好[N];济南日报;2011年
6 本报编辑部;共建道德向上人心向善的社会[N];辽宁日报;2011年
7 本报评论员;学习身边的道德模范[N];六盘水日报;2012年
8 本报评论员 李俊雄;离开道德的市场经济无法走远[N];东莞日报;2012年
9 吴潜涛;穿越社会转型期道德雾霾[N];中国改革报;2013年
10 吴潜涛 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教授;穿越社会转型期道德迷雾[N];人民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雷结斌;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2 苏航;电商平台中商家信息展示道德失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洋;我国旅游者道德失范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2 肖琳;社会交往中道德的力量及其作用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5年
3 赵丹丹;我国转型期道德失范探究[D];新疆大学;2016年
4 马红梅;公众人物在我国当前社会建设中的道德意义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5 付燕玲;当前中国社会道德失范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6 仇韶荣;当下我国社会道德失范问题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7 王媛;网络社会的道德失范问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
8 邢飞飞;道德对话论纲[D];闽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谢忠良;当下中国社会道德失范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彭向阳;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失范及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20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320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