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从家国情怀解读国家认同的中国特色

发布时间:2017-12-25 18:15

  本文关键词:从家国情怀解读国家认同的中国特色 出处:《江淮论坛》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家国 家国情怀 祖国 国家认同


【摘要】:中国人传统的家国情怀,以血缘为基础,从爱亲敬长推扩到忠于国民、报效祖国。传统的家国情怀以天人合一、万物一体为哲学根据,以忠孝一体、经邦济世为主要内容,以天下太平为终极理想。在现实生活层面,又因为家与国的融合与疏离而呈现复杂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外族入侵的危机,中国人在特殊文化生态中确立了现代国家理念,在国家认同方面则呈现出中国特色:以传统家国情怀为核心的文化-心理层面的归属感认同和以民主、法制为核心的现代国家认同并存,相互影响。解读国家认同的中国特色,需要从传统家国情怀的变迁、国家认同的建构以及两者的相互影响来进行。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
【基金】: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15年度课题“海外新儒学日常生活理论研究”(15Q03)
【分类号】:D64
【正文快照】: 家国同构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在家族范围内生活是传统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家国情怀表现为情感和理智上认同、维护、热爱共同体,并自觉承担共同体责任。在思想建构层面,家国情怀建立在自然情感的基础上,从爱亲敬长到忠于人民、报效祖国,有力地促进了个人、家庭与社会、国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海峰;;塑造国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战略使命[J];求索;2010年08期

2 胡茂成;;中国少数民族道德生活与国家认同[J];道德与文明;2013年02期

3 刘丹;;全球化时代的公民身份变迁与国家认同的建构[J];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11期

4 吴玉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中国的国家认同[J];北京教育(高教);2011年Z1期

5 王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要求与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J];中国冶金教育;2013年01期

6 韦诗业;韦冬雪;;西部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建构应坚持“五个结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年07期

7 吴玉军;;国家认同视阈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04期

8 陆华;;全球化时代的爱国主义[J];江海学刊;2014年03期

9 雷琳;;边疆安全视阈中公民意识的建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10 许洁;;宪法爱国主义——公民凝聚力和政治忠诚的再塑[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左高山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认同的基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樊红敏;民族认同感如何建构[N];郑州日报;2008年

3 李建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N];辽源日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月;民族共同记忆的塑造与国家认同的建构—建国后抗战纪念活动的政治效用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吴江龙;国家认同的建构:政治仪式视角下的9·3纪念阅兵[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3 裴瑜娟;西北少数民族公民国家认同意识建构途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339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3339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b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