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传播面向

发布时间:2017-12-31 18:03

  本文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传播面向? 出处:《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政治传播 主流意识形态


【摘要】: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其本质属性为政治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政治"属性不能随意抹煞。因此,政治宣传的优势在其中仍然不可随意"丢弃"。在实际操作层面,不能忽略主流意识形态的特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规限于大众传播而"传播失焦"。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放置于政治传播中作整体安排,制定有效的传播策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规制"为不同的阶段,在不同阶段实行不同策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多元主体"作用;在政治实践中不断改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话语结构。
[Abstract]:As the dissemin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mainstream ideology , its essential attribute i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 and the " political " attribute of the dissemin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cannot be arbitrarily erased . Therefore , the superiority of political propaganda is still not allowed to be arbitrarily discarded . Therefore , the dissemin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can not be neglected . In order to make the dissemin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to different stages , different strategies should be put in place in different stages ; the role of " multi - body "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fully exerted ; and the discourse structure of the dissemin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constantly improved in political practice .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政治传播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构建研究”(15BXW059)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时期政治传播中意识形态的作用与变化研究”(13JDKDB009)
【分类号】:D64
【正文快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和内核。它既是对社会主义现实实践的理论抽象,也是对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引领和导向。如何让社会大众接受、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能够成为有效发挥作用的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最根本问题。本文尝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丽娟;全球化与政治传播[J];理论观察;2002年06期

2 李智;;论国际政治传播的基本特征[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张鹏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大众化”——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传播探析[J];宁夏党校学报;2009年05期

4 荆学民;施惠玲;;政治传播不能丢掉“宣传”的基本特质[J];青年记者;2010年24期

5 刘文科;张文静;;第三代政治传播及其对政治的影响[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6 施惠玲;;略论政治传播中的宗教因素[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7 周建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传播功能分析[J];江海学刊;1997年01期

8 荆学民;苏颖;;论政治传播的公共性[J];天津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9 杨晶;;论政治传播、群众路线与解放思想[J];社会科学论坛;2014年09期

10 杨阳;;浅谈政治传播之政党传播[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潘祥辉;;依赖律·竞争律·适应律——政治传播规律的生态学解读[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2 陈华文;;现代国家视野下的政治传播论略[A];第四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褚金勇;;国家与民族:政治传播中的少数民族身份认同[A];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C];2012年

4 张宁;周一凝;;全民恶搞政治:作为一种政治传播的特点与影响分析[A];新闻学论集第28辑[C];2012年

5 白杨;;网络流言对政治传播的影响及应对策略[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潘祥辉;;去科层化:互联网在中国政治传播中的功能再考察[A];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C];2010年

7 张怡;;和谐语境中的多元表达——从“两会”博客看博客作为公共领域的政治传播功能[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8 邹旭怡;;当下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形态及其制度建构[A];第七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圆桌对话“传播媒介与都市空间生产”嘉宾简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荆学民 施惠玲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政治传播理论研究中的三大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省委宣传部 彭永;政党政治传播理论与实践的有益探索[N];湖南日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陈叶军;有温度的政治传播话语才能入耳入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王丕屹;政治迷局[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5 白文刚 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中国古代政治传播实践的启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潘祥辉 浙江传媒学院;去科层化:互联网在政治传播中的功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陈秀文;浅议电视的政治传播功能[N];中华新闻报;2006年

8 刘婧一 中国传媒大学;掌握需求:美国政治营销的关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黄旭;安全·融合·创新[N];解放军报;2014年

10 胡正荣;解析媒介当代迷思[N];经济观察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n,

本文编号:13608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3608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8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