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理路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时代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理路研究 出处:《道德与文明》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基本理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摘要】: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理论逐步成熟,实践日趋科学化,更显实效性,但仍存在着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的空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公民素养是精神文明的逻辑前提,伦理道德是其核心内涵,法治精神是其实践诉求,意识形态是其政治保证,日常生活理念是其基础层次,红色文化是其动力支持,家风家训是其主要载体,语言文明是其直接表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若要发挥更大的威力,增强实效性,需要坚持以下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更高水平的辩证统一和动态平衡;弘扬时代精神,创新内容方法,增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力;传承中华文脉,弘扬中国精神,推动中华文化走向现代化。
[Abstract]:After more than 30 years of development, the theory of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is gradually mature, the practice is becoming mor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but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Civic literacy is the logical premise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ethics is its core connotation, the spirit of the rule of law is its practical appeal, ideology is its political guarantee, the concept of daily life is its basic level. Red culture is its power support, home style and family instruction is its main carrier, language civilization is its direct performance. If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wants to play a greater power,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We need to adhere to the following principles: adhere to people-oriented, achieve a good, maintain, and develop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the people; To realize the dialectical unity and dynamic balance between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arrying forward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innovating the method of content, strengthening the vitality of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Pass on the Chinese culture, carry forward the Chinese spirit and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6ZZD016)
【分类号】:D64
【正文快照】: 一、当前精神文明建设亟需关注的问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曾掀起过两次高潮:一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概念首次出炉的改革伊始阶段,另一次是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崭露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春玲;;论读者活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丁顺;;进一步完善精神文明建设投入机制[J];学理论;2000年01期
3 ;2000年精神文明建设十项重点工作[J];党建;2000年02期
4 黄华华;把精神文明建设任务落到实处[J];党建研究;2000年08期
5 董承耕;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0年12期
6 李铁根,李宏;论完善精神文明建设的法治环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7 高志卿;精神文明建设法治化抗制因素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8 王家端;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搞好行业精神文明建设[J];经济师;2000年12期
9 苏杭;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的新成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始阶段的精神文明建设》评介[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08期
10 侯远长;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制[J];理论探索;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赛男;胡建平;;面向对外开放下的浦东精神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A];2003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特区发展与国际化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郭素清;;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一卷)[C];1991年
3 何淑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普及[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4 曲洪亮;;文化软实力与精神文明建设[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5 焦丽萍;;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30年的突出特点[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6 王发栋;;山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0年发展历程[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7 夏征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出力[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三十年纪事(1980-2010)[C];2010年
8 刘国斌;韩显生;;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开放性[A];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吉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杨宝泉;;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10 孙利艳;;从农村封建迷信盛行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N];人民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袁建达 中国工商报记者 王国明;红盾之歌[N];人民日报;2000年
3 丹增;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N];人民日报;2004年
4 ;深圳市1998年——1999年精神文明建设十件大事[N];深圳商报;2000年
5 李揽月;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七大献礼[N];安徽日报;2007年
6 记者 邹秉融;我市召开精神文明建设成员单位座谈会[N];安康日报;2007年
7 张浩淼;重庆直辖十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召开[N];重庆日报;2007年
8 文一禾;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之我见[N];中国审计报;2006年
9 记者 孔云秀 实习生 李纯;我州召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N];大理日报(汉);2007年
10 张明;州文明委研究部署全州精神文明建设[N];恩施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周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素质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刘德福;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D];中共中央党校;1990年
3 高艳青;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国红;论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亚丽;宗教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王可平;当前陕西关中地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D];西北大学;2011年
4 崔强;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魏靖;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6 蓝江;网络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徐民府;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管理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王大春;精神文明建设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影响力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4年
9 梅松伟;浅析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D];吉林大学;2006年
10 王永祥;十四大以来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新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4153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415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