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社会公民道德建设中儒学道德的传承

发布时间:2018-01-16 12:05

  本文关键词:社会公民道德建设中儒学道德的传承 出处:《吉林财经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公民道德建设 儒学道德 道德传承


【摘要】:公民道德是每个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的最低层次的道德行为准则,它在不同领域表现为不同内涵。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社会公德,在家庭生活中表现为家庭道德,在工作中表现为职业道德。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明确儒学传统道德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整合,提出研究内容,确定研究方法,指出创新点和不足。第二部分:公民道德与儒学道德概述。通过对公民道德涵义和儒学道德的主要内涵以及两者关系的研究,对公民道德和儒学道德进行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第三部分:古今儒学道德传承分析。通过了解历代对儒学道德的传承,从而分析古今儒学道德传承的阻碍以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公民道德建设中儒学道德传承的现实可行性。通过对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中儒学道德传承的可行性和现实性的研究,明确儒学道德传承的现实可行性,同时借助《人民网》针对道德建设的问卷调查进行结果分析,得出我国传统道德严重滑坡,社会存在道德缺失风险的结论,从而提出建设公民道德的必要性。第五部分:公民道德建设中儒学道德传承的原则和内容。我们在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和时代精神,以批判继承为原则,对儒学道德要批判性继承。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的原则放在统领地位,把时代精神作为风向标,而批判继承的原则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统领下的原则。第六部分:公民道德建设中儒学道德的传承路径。通过前文对公民道德和儒学道德传承的一系列研究,提出激活儒学道德思想的内在活力,强化儒学道德的外部影响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法律约束的建议。
[Abstract]:Civic morality is the lowest level of moral code of conduct that every citizen must abide by in social life. It shows different connotations in different fields and social morality in social life.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tion. Clarify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Confucian traditional morality.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put forward the research content, determine the research methods. The second part is an overview of civic morality and Confucian morality.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meaning of civic morality, the main connotation of Confucian moralit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The third part: ancient and modern Confucian moral inheritance analysis. Th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inheritance of Confucian ethics.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ancient and modern Confucian moral inheritance obstacles and existing problems. 4th part:.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feasibility and reality of Confucian moral inheritan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itizen morality in China. Make clear the practical feasibility of Confucian moral inheritance, and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help of "people's net" for the moral construction of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analysis, draw a conclusion that our country's traditional moral serious decline, the risk of moral deficiency in society. The necessity of constructing citizen morality is put forward. Part 5th: the principle and content of Confucian moral inheritance in citizen moral construction. We are in the process of citizen moral construction.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and take critical inheritance as the principle. We should carry on the Confucian morality critically. We should take the principl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as the guiding ideology and regard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as the vane of the wind. The principle of critical inheritance is the principle under the guidanc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Part 6th:. The inheritance path of Confucian moralit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itizen's morality.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activate the inner vitality of Confucianism moral thought, strengthen the external influence of Confucianism morality, and strengthen the legal restriction of citizen moral construction.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6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同义;;儒学社会价值功能的历史考察和前景展望[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1期

2 孙传波;;浅谈儒学思想对韩国的影响[J];神州;2013年01期

3 徐玉鹏;日常生活中的儒学[J];学习月刊;2004年04期

4 周桂钿;儒学新论[J];新视野;2005年02期

5 何晓蕾;;中国世代推崇儒学之原因探析[J];理论界;2006年04期

6 李祥熙;;关于弘扬和光大儒学的几点思考[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汤一介;;儒学是建设和谐社会极重要的思想资源[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4期

8 秦国际;;儒学思维与法治理念的距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常俊贤;;国内外儒学现代化研究现状述评[J];法制与社会;2010年04期

10 方同义;;论儒学对人类文明的建设性价值[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卫平;;今天应当如何普及儒学[A];《与孔子对话——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活》第四集——上海文庙第四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徐水生;;儒学与日本现代化新论[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沈小勇;;浙江儒学的知识传统及其现代价值[A];2011年浙江省社会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夏乃儒;;儒学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A];《与孔子对话——新世纪全球文明中的儒学》——上海文庙第二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承贵;;活在生活中的儒学[A];“卧龙人生”文化讲演录(第一辑)[C];2011年

6 于作敏;;略论近世西方来华传教士的儒学观[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7 施炎平;;从“成人之道”看儒学核心理念及其价值[A];《与孔子对话——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活》第四集——上海文庙第四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丁成际;;儒学与当代日常生活伦理[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鞠曦;;段正元儒学思想论略及其哲学反思[A];《国学论衡》第二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10 郭荣丽;;儒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的作用[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好光邋同济大学教授 邵龙宝;全球化语境下的儒学普及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院长 汤一介;期待21世纪儒学有新的发展[N];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马来平;儒学创新的着力点[N];联合日报;2014年

4 左岸;“百姓儒学”,掌声之后贵在坚持[N];中国艺术报;2014年

5 成都市武侯区 何勇海;“百姓儒学”给乡村增添“道德营养”[N];中华读书报;2014年

6 林桂榛;儒学的世界性与世界性的儒学[N];光明日报;2004年

7 刘荣芝;《儒学引论》简介[N];河南日报;2003年

8 汤拥华;儒学何以获得当代价值?[N];中华读书报;2008年

9 陈多旭;教化与工夫——解读儒学的一个独特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蔡报文;儒学与现代民主[N];珠海特区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雪;近三十年儒学发展思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魏彩霞;全球化时代中的儒学创新[D];浙江大学;2003年

3 张鹏;北魏儒学与文学[D];西北大学;2008年

4 周红;儒学宗教性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5 沈小勇;现代新儒家儒学现代化思想论衡[D];苏州大学;2011年

6 张朝松;儒学早期近代转型的一个侧面[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7 董爱玲;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会通与融合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8 王宝峰;儒教社会中的独行者:李贽儒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9 沈尚武;叶适儒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THEO A. COPE;儒学中的“诚”及其在心理学和心理分析中的意义[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益斐;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与孔孟儒学实践性的比较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2 卢珊;儒学与西学的交融互释:严复核心观念疏解[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维娜;刘少奇儒学观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4 姜燕;杜维明儒学宗教观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5 张鹏;儒学背景下北宋科学技术的发展[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6 韩晨;王通及其儒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7 赵eT煊;社会公民道德建设中儒学道德的传承[D];吉林财经大学;2017年

8 孔霞;略论儒学在中唐时期的演进[D];山东大学;2009年

9 刘春;汉初儒学的发展及其对政治的影响[D];南昌大学;2010年

10 黄伟;反思与回归—梁启超儒学思想的嬗变[D];河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330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4330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4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