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微传播的受众特色与方式创新
本文关键词: 微媒体 微传播 思政传播 出处:《新闻战线》2017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微媒体的快速发展使思政传播有了更多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传播者要对受众需求进行深入了解,不断创新思政传播方式。思政微传播应借助功能强大的网络信息平台,使传播内容贴近年轻受众,激发年轻人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微媒体使用能力,以推动思政微传播的可持续发展。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icro-medi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has more channels and platforms, communicators need to understand the needs of the audience. Constantly innovating the mod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Micro-communication of thought and politics should use the powerful network information platform to make the communication content close to the young audience and arouse the interest and enthusiasm of the young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improve our ability to use micromedia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icromedia.
【作者单位】: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
【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四川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2013年课题“基于个案的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研究”(编号:GZY13C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负责人:杨富)
【分类号】:D64;G206
【正文快照】: 思政微传播的受众特色1.眼界开阔,但自立能力较差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年轻人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他们的思维更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差异文化也更包容。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媒体已成为年轻人重要的生活与工作辅助工具。网络带来的海量化信息,让年轻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聂莉娜;;思政教育话语的思维模式[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王怀禹;思政教育中的比较方法[J];政工研究动态;2001年11期
3 董立人,沈明春;思政教育多层面探讨 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J];思想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4 王燕晖;中国古今思政教育比较之浅见[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3年04期
5 王颖;试析思政教育主体的三重形态及其特征[J];思想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6 熊建生;论思政教育内容的系统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7 雷春香;构建思政教育的两大支撑点——知人·审势[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8 李云玲;谢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视角内的思政教育教育需重视五“E”的作用[J];商品与质量;2011年S4期
9 刘燕;;思政教育角度的贫困生幸福感的缺失与提升策略[J];才智;2011年30期
10 宋敏;李明泽;;思政博客改进的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4年1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李丽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网络时代:思政教育如何应对[N];中国教育报;2014年
2 记者 张国圣 通讯员 杨维东;思政教育专家研讨十八大精神进课堂[N];光明日报;2012年
3 山东省人民政府参事、教授、博士生导师 田建国;思政教育需要清新话语[N];中国教育报;2013年
4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郑元景;实现思政教育价值 增强文化软实力[N];福建日报;2013年
5 佳木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李伟明;掌握个别谈心艺术提高思政教育实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本文编号:14432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443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