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主张与意识形态话语
本文关键词: 意识形态主张 意识形态话语 核心价值观 文化自信 意识形态安全 出处:《学术探索》2016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意识形态主张,指一个国家实质性的意识形态立场;意识形态话语,指一个国家表达自己意识形态主张的话语体系和话语方式。意识形态主张与意识形态话语之间的关系问题,日益成为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国家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当前我国加强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信所需要妥善解决的重要问题。一方面,应当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主张相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性、优越性,树立并不断增强我国的意识形态自信,而另一方面,也必须冷静地看待和应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话语和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较的后发性、晚熟性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危机与隐患。为了维护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巩固和提升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应当善于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整合当代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伟大创造,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
[Abstract]:Ideological proposition, refers to a country's substantive ideological stand; Ideological discourse refers to the discourse system and mode in which a country expresses its ideolog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discourse. Increasingly, it has become a key issu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deology, which is guided by core values, 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issue that needs to be properly solved in order to strengthen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enhanc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n our country. We should fully realize that the ideology of socialist countries is superior to the advanced nature and superiority of capitalist countries, and build up and constantly strengthen our country's ideological self-confidence, on the other hand.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ideological security of our country, we must calmly treat and deal with the lateness, lateness and the crisis and hidden danger of the ideological discourse of the socialist country compared with the capitalist country. To consolidate and enhance our country's ideological discourse in the world, we should be good at excavating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and integrating the great cre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eople in socialist practice. Tell the Chinese story in a lively and lively way.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BKS130)
【分类号】:D64
【正文快照】: 进入21世纪,在大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中,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软实力所占的比重得到了显著增加。因此,以西方强国为代表的各主要国家越来越注重意识形态建设和对外输出,力图通过不断扩大本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影响力,广泛收获由文化权益所衍生的包括经济权益、政治权益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银银;;近年来国内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回顾与述评[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2 杨昕;;论意识形态话语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社科纵横;2012年07期
3 李方明;;转型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认同的三重诉求[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4 刘先春;敖小茂;;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的转型与启示[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5 杨昕;;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地位的历史演进[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6 杨昕;;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成要素及其实现[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7 赵迎凤;;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战略重建[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06期
8 邓景;;网络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转换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07期
9 莫岳云;刘国普;;列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贵州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10 刘旭青;;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挑战及其建构[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军;;意识形态话语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潘知常;杜文娟;;把战争带回中国——大陆传媒中的美伊战争形象[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张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坚持和发展[A];陕西社会科学界第3届学术年会辉煌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专题论坛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廖奔;解构意识形态话语与人性开掘[N];学习时报;2004年
2 丁国旗;网络传播与文学的解放[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钟大丰 北京电影学院国际交流学院;按市场规律推动电影繁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姚朝华;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变迁及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宋文坛;1977-1984:新时期文学的话语重建[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敖小茂;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的演进与创新[D];兰州大学;2015年
2 赵明珠;网络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D];燕山大学;2015年
3 佟明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理论阐释及其实现路径[D];贵州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554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455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