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金山红色旅游文化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
本文关键词: 旅游文化 旅游资源 文化象征 宝兴县 爱国主义教育 深层次开发 当地居民生活 藏族文化 森林公园 参观游览 出处:《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夹金山位于我国四川省宝兴县,是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拥有非常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多彩的民族风情,同时也有着得天独厚的红军长征文化红色旅游资源,在我国整个红色旅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就是对夹金山的红色旅游文化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红色旅游的概念以及夹金山在红色旅游中的意义和象征性,接着分析了宝兴当前的红色旅游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夹金山的文化象征与内涵,并就如何开发红色旅游文化产品以及红色旅游文化的弘扬与红色旅游开发的结合进行了分析。
[Abstract]:Jiaojin Mountain is located in Baoxing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China, is the Red Army in the long March over the first snow mountain, with a very beautiful natural landscape and colorful national customs. At the same time also has the unique Red Army long March culture red tourism resources,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whole red tourism of our country. This article is mainly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to the Jiajinshan red tourism culture.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red tourism and the meaning and symbolism of Jiajin Mountain in red tourism, then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d tourism development in Baoxing, and then analyzes the cultural symbol and connotation of Jiajin Mountain. It also analyzes how to develop the products of red tourism culture and how to combine the promotion of red tourism cultur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作者单位】: 四川旅游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四川民族研究所;
【基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资助课题,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研究:以雅安宝兴县为例,课题编号WHCY2013C10
【分类号】:D642;F592.7
【正文快照】: 夹金山是我国四川省的重要革命老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不仅有着多彩的藏族风俗习惯,同时又因为其是红军长征时翻越的第一座雪山,因此也拥有非常丰富的红色文化,见证了我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历史,是我国红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夹金山地理环境比较恶劣,加上交通条件的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振国;陈旭霞;;红色旅游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J];今日中国论坛;2007年08期
2 于晶;;旅游文化的另类解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祝国梁;;浅谈“红色旅游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作用[J];改革与开放;2012年02期
4 徐城北;不游而游──旅游文化漫说[J];新视野;1998年03期
5 ;福建旅游文化篇[J];福建政报;1999年05期
6 李永林;浅谈旅游文化特色建设[J];创造;2000年11期
7 王昕;浅谈旅游文化的内涵挖掘[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04期
8 李凌;;谱绿曲 唱酒歌 跳红舞——对习水县旅游文化的认识[J];当代贵州;2008年24期
9 汪爱平;;浅谈对联在旅游文化中的意义和发展渠道[J];法制与社会;2008年35期
10 杨静;翟毓花;李梅;;浅论红色旅游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J];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波;;南京六朝旅游文化发展之我见[A];南京区域文化与旅游产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张延华;;以旅游文化为依托发展文化产业[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3 郑焱;李朝军;;旅游文化学研究对象和内容体系研究述评:回顾与展望[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兰宗荣;;略论古代闽北的旅游文化[A];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朱光媛;;浅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文化建设[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郝建平;;关于包头市旅游文化建设的思考[A];中国·内蒙古第二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芳宁;;乡村旅游文化初探——以福建省龙岩市为例[A];农村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C];2009年
8 杜一力;;传承霞客精神 建设新时期旅游文化[A];徐霞客研究(第14辑)[C];2006年
9 范今朝;;试论“主题山水”的构思与营建——兼论嘉兴市的旅游文化建设方略[A];徐霞客在浙江·续二——徐霞客与越文化暨中国绍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申萍;孙健;;传统文化视阈下的旅游文化创新发展研究[A];2014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胜;旅游文化塑造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N];光明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刘健;提升旅游文化内涵 为旅游产业注入活力[N];巴音郭楞日报;2007年
3 谢春山;历史与旅游的交汇:旅游文化渊源探析[N];光明日报;2007年
4 韦胜强;正确处理民族旅游文化建设的几个关系[N];广西日报;2006年
5 方文;加强旅游文化建设[N];广西日报;2007年
6 贵荣邋 刘亚萍;努力打造陇中特色旅游文化名市[N];定西日报;2008年
7 北京旅游文化演出课题组;北京亟需大力发展旅游文化演出业(中)[N];中国旅游报;2009年
8 北京旅游文化演出课题组;北京亟需大力发展旅游文化演出业(下)[N];中国旅游报;2009年
9 记者 冯晓荣;不断提升旅游文化产品档次 充分展示陕西良好对外形象[N];陕西日报;2009年
10 王东宇 牛丽丽;对旅游文化的思考[N];唐山劳动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正超;旅游文化学课程内容整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涛;龙门国际旅游文化园区产业融合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3 王宇晴;齐齐哈尔市旅游文化的APP应用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5年
4 邹兵;海南“风情小镇”旅游文化的审美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5 陈希;景观生态学视角下苏州旅游文化展示系统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6 孙妍;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对延边地区旅游文化的思考[D];延边大学;2016年
7 黄婷婷;晚清外国探险家游记反映的喀什旅游文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6年
8 陈雅琪;基于游客感知的江南水乡古镇区域旅游文化变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9 贾敏;普陀山诗词在普陀山旅游文化中的推广与应用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6年
10 王婧;旅游文化创意园区游憩体验、满意度与场所依恋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608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460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