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心理机制优化策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接受心理 优化策略 出处:《河南社会科学》2016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心理接受问题,接受心理障碍极大影响了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效果,导致一部分人不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甚至产生抵触和排斥的态度。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心理动态影响因素包括:需要——接受心理指向性因素和驱动力,价值——接受心理健康发展的认知性因素,道德——接受心理态度性因素,交往——接受心理实践性因素,美感——接受心理评价性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心理优化需做到把握意识心理,满足内心需要;培养价值理性,明晰价值真谛;注重德商素养,守护本真道德;立足生活教育,发展实践交往;享受美的教育,提升品位修养。
[Abstract]:At present, there are a variety of psychological acceptanc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The psychological barriers of acceptance greatly affect the main body's acceptanc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As a result, some people do not recogniz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acceptanc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clude: need- acceptance psychological orientation and driving force. Value-acceptance of the cognitive factor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ental health, moral-acceptance of psychological attitude factors, communication-acceptance of psychological practical factors. Aesthetic sense-acceptance of psychological evaluation factors. Socialist core values to accept psychological optimization need to grasp the consciousness of psychology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heart; Cultivating value rationality and clarifying the true meaning of value; Pay attention to the accomplishment of German business and protect the true morality; Based on life education, to develop practical communication; Enjoy the beauty of education, improve the taste of self-cultivation.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基金】:河南省教育厅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2015-JSJYZD-063)
【分类号】:D64
【正文快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核,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实践要求。“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究竟能够在何种范围和多大程度上为社会成员所接受,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效如何,是内外两种因素促成的结果。”[1]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忠大,李林兴,张忆平;要研究职工的接受心理[J];上海企业;1993年02期
2 李兆中;研究战士的接受心理[J];政工学刊;1995年01期
3 董世忠;谈谈“宣传接受心理”[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94年06期
4 李岚;影视信息不同接受心理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5 张启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接受理论视角下的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11年07期
6 李术红;张亮;;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接受心理与心理疏导方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7 张忆平;要研究职工的接受心理[J];党校论坛;1994年02期
8 骆正林;;村民选举中村庄精英的信息接受心理[J];新疆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9 施燕飞;;宣传注意接受心理 教育注重实际效果[J];中国石化;2008年03期
10 孙国瑞;;德育接受心理之我见[J];学校思想教育;199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梁凤英;高曼霞;陈实;;受众接受心理与编辑的社会责任意识探究[A];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第7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吴琼 魏国彬;电视剧轰动效应的思考[N];中华新闻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春泉;论接受心理与修辞表达[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辉;浅析电影中的悬念设置[D];吉林艺术学院;2015年
2 魏平诚;网络自制剧的接受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6年
3 舒婷;反腐剧受众接受心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4 龙丹青;儿童电视接受心理分析[D];湘潭大学;2008年
5 邱懿君;魔幻现实主义电影品相与接受心理[D];上海戏剧学院;2009年
6 马学飞;论青年接受心理的变化及对策[D];郑州大学;2003年
7 寇谡燕;走向艺术审美接受心理[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8 杨朝;从接受美学角度探究儿童剧的注意偏向[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9 张国芳;艺术接受的心理—生理学深层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10 邹淑娟;韩剧流行原因及受众接受心理分析[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919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491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