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三大目标

发布时间:2018-02-08 08:42

  本文关键词: 价值观念 国际传播 预期目标 出处:《人民论坛》2017年1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明确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预期目标,是进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活动的思想前提。把国际社会看作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对象,大致有三个层次的预期目标:一是国际社会承认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客观性;二是国际社会理解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合理性;三是国际社会吸纳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人类性。
[Abstract]:Defining the expected goal of international dissemin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values is the ideological premise of international dissemin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values.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s regarded as the object of international dissemin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values. There are approximately three levels of expected goals: first,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recognizes the objectivit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values; seco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understands the rationalit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values; and thir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bsorbs the human natur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values.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国际传播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5ZDA040)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D64;G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建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种区分[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学生成长成才[J];党史博采(理论);2017年07期

2 周志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与对策[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7年04期

3 项久雨;;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三大目标[J];人民论坛;2017年19期

4 曹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济向度[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5 朱小娟;;理论工作者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角色定位[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7年02期

6 李岁月;;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培育路径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年02期

7 王淑芹;刘畅;;我国核心价值观培育成效的反思与超越[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02期

8 刘军;莫小俊;;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以广外国家助学贷款下乡行为例[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9 袁晓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形成及其实践自觉的辩证性[J];劳动保障世界;2016年36期

10 杜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她力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庚年;;文化国际传播的国外经验——以美、法、日、韩为例[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年12期

2 孙萍,冯存万;现代国际传播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赵庆华;试论国际传播对外交的影响[J];新闻采编;2002年06期

4 张桂珍;全球化视域中的国际传播与中国对外宣传[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1期

5 吴崇杰;新安全观与中国国际传播的战略选择[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宫玉萍;赵刚;;国际传播中的“软权力”与信息控制权[J];当代世界;2007年10期

7 周洋;;军事摩擦事件中的国际传播对策研究——以中美舰船南海对峙事件为例[J];东南传播;2009年11期

8 ;如何提升中国国际形象——“中国国际传播能力提升与人才培养”论坛召开[J];人民论坛;2011年02期

9 王庚年;;世界格局变化中的文化国际传播战略[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年11期

10 曾嘉;;我军形象国际传播中文化认同的困境[J];军事记者;201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贺心颖;;首都危机事件国际传播的有效控制[A];城市安全:首都国际化进程研究报告[C];2010年

2 Dan Schiller;;国际传播中政治经济权力平衡的变化(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3 黄强;潘晓波;董植寿;;武术国际传播绩效评估框架体系的建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4 邓建国;;从在华外国人的博客看国际传播的新途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5 郜书锴;;国际传播的重新布局——以新媒体为研究对象的案例、实践与理论[A];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1[C];2010年

6 郭可;;国际传播中的英语强势及影响[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7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A];第三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8 王利涛;刘庆;;国际传播视野中的中国环境外交——以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A];第四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10 李智;刘胜楠;;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调查及未来传播策略研究[A];2014中国传播论坛:“国际话语体系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玉玲;新技术条件下国际传播的发展变化[N];中华新闻报;2007年

2 记者 于帆;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成立[N];中国文化报;2010年

3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 王庚年;中国国际传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N];人民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李玉;汉语国际传播处于发展机遇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吴飞;应对国际传播的新挑战[N];中华新闻报;2004年

6 邓建国;从在华外国人的博客看国际传播新途径[N];中华新闻报;2007年

7 记者 杜军玲;非盈利性蓝海国际传播促进会成立[N];人民政协报;2008年

8 记者 韩晓东;蓝海国际传播促进会在京成立[N];中华读书报;2008年

9 梦杨;福莱国际传播宣布上海新领导团队[N];中国贸易报;2010年

10 贺明华 安庆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建立高效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邱凌;软实力背景下的中国国际传播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吴立斌;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延;移动互联网时代国际传播媒体的商业模式重塑[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方明;辽宁大学汉语国际传播方略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肖玉婷;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现实困境及其传播路径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史哲;国际传播的“海味”与“中国味”[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5 谢世浩;中亚汉语国际传播效果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6 潘宝宝;国际传播中的中国形象建构[D];山东大学;2016年

7 叶雨菁;中国网络内容国际传播议程设置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8 陶志威;中国网络内容国际传播平衡报道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9 崔颖;俄罗斯对外语言传播政策对汉语国际传播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6年

10 李晶;全球化视角下龙狮运动国际传播路径选择及其对策探析[D];湖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950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4950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a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