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人文精神的价值追求
本文选题:社会主义 + 人文精神 ; 参考:《人民论坛》2017年13期
【摘要】:社会主义人文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特性中的重要内容,以马克思主义为价值基础,以"以人为本"为价值核心,以人民幸福为价值动力和目的,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中贴近现实和社会实践,不断进行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ism, the socialist humanistic spirit takes Marxism as the value basis, "people-oriented" as the value core, and the people's happiness as the value motive force and purpose. Standing in the posi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we should keep close to reality and social practice, carry out self-development and self-perfection, and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4SKSZ26)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谓人文精神[J];新长征;2000年01期
2 刘蕾;把握人文实质 重塑人文精神[J];理论导刊;2001年02期
3 ;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深圳人文精神铸造”研讨会摘录[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1年03期
4 黄泓;关于重塑西部人文精神的思考[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刘向军;人文精神的三种含义及其现实意义[J];理论界;2001年01期
6 马群鸣,孙炎;论社会转型期国民人文精神的再塑[J];求实;2002年S1期
7 唐晓峰;有关人文精神对当今中国现状的反思[J];前沿;2002年08期
8 查仲春;试论新世纪人文精神[J];前沿;2002年08期
9 叶海芹;21世纪人文精神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10 鲁鹏;人文精神:外化与失落及其启示[J];理论学刊;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丽莎;;人文精神的护理实践[A];全国传染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陈新汉;;文化、自由和人文精神[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许雯丽;;浅谈人文精神对文学创作思想的影响[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涂万作;;行走写作:人文精神与山水的对话[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林华;;试论在电脑写作时代如何高扬人文精神[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常江;;写作需要承载与发展人文精神[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傅治淮;;也谈写作与人文精神[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王黔辉;;写作:人文精神的接力棒[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袁修银;;人文精神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10 李云;;让人文精神在素质教育中闪光[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人文大学副校长 陆祖汶;“人文精神”之我见[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程倩春;人文精神:传统与现实[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3 宫希魁 戴学章 曲真儒;人文精神:现代化城市之魂[N];辽宁日报;2000年
4 仇忠海;重视人文精神的弘扬[N];文汇报;2003年
5 赖邦凡(作者系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提炼重庆人文精神的三个原则[N];重庆日报;2006年
6 苟欣文 郭诏彬;培育当代重庆人文精神 提升重庆发展精神动力[N];重庆日报;2006年
7 邵康庆;重庆人文精神与图书馆[N];中国文化报;2006年
8 见习记者 杨力叶;重视人文精神是全体桂林人的责任[N];桂林日报;2007年
9 见习记者 杨力叶;人文精神是软实力的核心部分[N];桂林日报;2007年
10 许承纪;我们需要怎样的城市人文精神?[N];桂林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娜;人文精神的消隐与回归[D];复旦大学;2010年
2 于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与人文精神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张桂芳;数字化技术时代中国人文精神解读[D];东北大学;2008年
4 纪明泽;学校:弘扬现代人文精神的家园[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杨晓;语文课程中人文精神的传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继恒;环境法的人文精神论纲[D];武汉大学;2011年
7 刘子贵;论“两种文化”矛盾与人文精神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丽萍;中西法的人文精神发展之比较[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梁向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文精神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志伟;论和谐社会视野下人文精神的建构[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车丽娜;论现代科技与人文精神的互动协调发展[D];长安大学;2010年
5 周一鸣;20世纪90年代人文精神的困惑与追寻[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立荣;法律的人文精神之现代意义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范宜涛;论武警学员人文精神的培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静;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文精神的建构[D];郑州大学;2006年
9 刘军;论法律中的人文精神[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10 李凤;试论网络人文精神及其建构的实践基础[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137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913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