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视域下人的精神生活建设
本文选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精神生活 ; 参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03期
【摘要】:精神生活是人的内在需要,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全面发展内在的主动的需要。建设与物质生活的变化相平衡、相协调的精神生活已成为一个突出的时代问题。信仰、理想和心态是精神生活构成的重要维度。价值观对于精神生活的意义在于,为信仰提供方向,为理想提供动力,为社会心态提供定力。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在信仰定力、理想追求、社会心态等方面面临新的挑战。以核心价值观引领人的精神生活建设,需要坚守共同的理想信念,增进价值共识,提升公共道德水平,形成自主奋进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提高"互联网+精神生活"的品质,为精神生活提供丰厚的物质保障。
[Abstract]:Spiritual life is the inner need of man,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man's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the inner active need of man's all-round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and material life change balance, coordinated spiritual life has become a prominent issue of the times. Belief, ideal and mentality are important dimensions of spiritual life. The significance of values in spiritual life is to provide direction for belief, power for ideal, and determination for social mentality. The spiritual life of contemporary people faces new challenges in belief determination, ideal pursuit and social mentality. To lead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life with core values, we should stick to our common ideals and beliefs, enhance the common sense of value, raise the level of public morality, form a self-motivated, rational and peaceful social mentalit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piritual life on the Internet." To provide substantial material support for spiritual life.
【作者单位】: 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央编译局博士后流动站;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基金】:北京社会科学基金2015年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术自觉研究”(项目编号:15KDB030) 北方工业大学2014年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重点项目“北京市理工科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及改进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4R075)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D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樊浩;;当今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精神哲学规律[J];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12期
2 王丽萍;;应对怨恨情绪:国家治理中的情绪管理[J];中国图书评论;2015年04期
3 夏兴有;;论人的精神生活[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05期
4 杨宜音;;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J];社会学研究;2006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升;黄造玉;;流动人口的社会心态研究——基于2005年与2013年北京两次调查数据比较[J];调研世界;2016年08期
2 袁祖社;;优良价值理性信仰与美好心灵生态的制度文化重建——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现代性转化是如何可能的[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3 刘建华;;从“失衡”到“怨恨”:转型时期边疆民族地区民众社会心态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4 温圆玲;叶飞霞;;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社会心态调适[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5 时勘;周海明;朱厚强;时雨;;健康型组织的概念、结构及其研究进展[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年02期
6 刘娴;李萌萌;;涉腐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分析——以重庆市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6年18期
7 王子f^;;虚拟社会管理视阈下的社会心态失衡及治理[J];理论观察;2016年06期
8 王萍;;完善领导干部心理健康保障机制的对策研究[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9 何海兵;沈志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人的精神生活建设[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03期
10 齐一璇;;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社会心态调适功能[J];声屏世界;2016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浩;;伦理道德现代转型的文化轨迹及其精神图像[J];哲学研究;2015年01期
2 樊浩;;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的“问题轨迹”及其精神形态[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3 樊浩;;《论语》伦理道德思想的精神哲学诠释[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4 程利,王晓丹;略论心态史与中国近代社会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高云峰;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心态的嬗变过程[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李颍伯,王燕美;北京人的社会心态与首都经济[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7 胡红生;试论社会心态调控的基本目标及其实现途径[J];甘肃理论学刊;2001年01期
8 王章维,郭学旺;“大跃进”时期国人社会心态探析[J];新视野;2000年02期
9 郑永华;辛亥时期会党社会心态之变化[J];清史研究;2000年01期
10 杨宜音;社会心理领域的价值观研究述要[J];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小琴;;发展人的精神生活——当今社会的时代课题[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田军强;丰富新时期精神生活的原则初探[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5期
3 郭俊敏;;改善农民精神生活的着力点[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张权民;王博;;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精神生活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9年16期
5 陈立旭;;释放与规范:现代化语境下中西精神生活比较[J];杭州(下半月);2009年11期
6 潘华实;;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J];前沿;2012年10期
7 包乐平;生活方式改革初探[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88年00期
8 李致远;物质的富裕与精神的贫困[J];理论与实践;1994年04期
9 李芙蓉;精神生活也要“脱贫”[J];学习论坛;1996年06期
10 福贵;;办好老人“心家”[J];老人天地;200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含章;张志安;高碧姬;;提高老年人信息素养 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童世骏;;世俗化社会中的精神生活论纲[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3 王少明;;从快感到幸福感——论音乐与老年人精神生活[A];第四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尹有仕;;家庭教育对学困生的影响分析[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5 陈峗;;世俗化与现时代的精神生活[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6 ;怀化市城乡结合部老年人精神生活现状调查[A];“深化农村改革”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7 任晶;;创造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8 钟如森;王成武;;也谈如何增进老人与子女的思想感情沟通[A];婚姻·家庭·老人论文集[C];1994年
9 顾丹红;钱丽华;;养老——呼唤精神赡养[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翠翠;许容;;生活像一团麻,培训班帮我解疙瘩[A];中国大陆妇女危机干预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专家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辉;关注困难群众的精神生活[N];阿勒泰日报;2009年
2 全国政协老干部局 王道恕;关心老干部精神生活 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N];人民政协报;2000年
3 孙瑞雪;陪孩子享受真善美的精神生活[N];中国教育报;2013年
4 杜显雷 任涛;群众实现经济收入和精神生活“双丰收”[N];人民政协报;2013年
5 沈壮海;先进文化与人的精神生活[N];光明日报;2003年
6 徐永仓;关注老干部精神生活[N];中国老年报;2008年
7 吴占中;关于富与贵的思考[N];新疆日报(汉);2012年
8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作家 王蒙;浏览、阅读与我们精神生活的质量[N];文汇报;2012年
9 谷中原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N];中国社会报;2013年
10 李艳丽 河南省洛阳市西下池小学;陪儿童过一种精神生活[N];中国教师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汪青松;社会主义精神富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清华;马克思精神生活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孟宪婧;对小康社会精神生活的思考[D];吉林大学;2007年
3 段茳飞;失独父母精神生活问题及帮扶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4 王未;基层法官的精神生活及公务员伦理建设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赵舒;当代精神生活物化困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6 苏亚拉;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镇图古日格嘎查蒙古族牧民精神生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7 曹静;社会转型期人的精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高虹;公安民警精神生活现状与提升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何雪;当代人的精神生活物化问题研究[D];吉林师范大学;2012年
10 翁胜彩;当代精神生活的物化困境及其出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185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918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