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声誉机制的信任基础:危机与重建

发布时间:2018-06-23 03:59

  本文选题:声誉机制 + 信任 ; 参考:《管理评论》2016年08期


【摘要】:针对近年来中国社会中的道德失范问题,声誉机制被认为是一种相对于道德机制和法律机制具有比较优势的重要治理机制。这种情况下,如何创造条件促进声誉机制发挥作用就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声誉机制的作用过程,发现公众信任是声誉机制有效运行的基础,并且指出负面事件频发可能会损害声誉机制的信任基础。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以近年来中国乳制品负面事件和食品安全制度建设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方法检验了声誉机制的信任基础所受到的损害,以及通过制度建设重建信任所面临的问题。检验结果表明,声誉机制的信任基础确实受损,在信任重建过程中公众对制度建设的信心也有所动摇,重建信任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本文首次提出并研究了声誉机制的信任基础问题,是对声誉机制理论的深化和发展;通过研究得出的启示和建议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reputation mechanism , we find out that public trust is the foundation of effective operation of reputation mechanism .
【作者单位】: 广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GL053)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自由申请项目(2015A030313627) 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Yq2013083) 全国会计科研课题(2015KJB031)
【分类号】:D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江会;;声誉与证券承销商的声誉:一个文献回顾[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03期

2 王玉玲;;基于声誉和法律的不完全契约的实施[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郭丛林;秦海涛;;诉讼诚信体系建设的核心是声誉机制[J];青年记者;2012年32期

4 赵军;;声誉机制:保险市场行为监管的优化路径[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7期

5 潘常刚;吕国营;;医疗领域的政府干预与声誉机制[J];地方财政研究;2009年12期

6 王玉玲;;基于声誉、法律和不完全契约的执行[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赵婉;;试析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J];人民论坛;2012年17期

8 马继洲;;政策性优惠金融实施背景下农户声誉传导机制分析[J];甘肃金融;2013年03期

9 肖晓勇;罗育林;;军事人力声誉激励机制研究[J];北方经济;2010年10期

10 卢文道;王文心;;对上市公司的公开谴责有效吗——基于上海市场2006-2011年监管案例的研究[J];证券法苑;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姚宏;吴笛;李延喜;;管理者声誉研究述评[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吴斌;徐丹;;声誉缺失的市场反映:基于我国违规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雷宇;;诚信、盈余管理与公众评价——对声誉机制基础的一个检验[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李丽;胡伟;;消费者信念、声誉约束与食品安全[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5 刘华;刘国常;;事务所声誉对其机会主义约束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箐;;不可核实质量,声誉机制与医疗营利资本[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郑昊力;间接互惠通过声誉机制促进人类合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陈卫平;声誉机制、关系运作与食品信任建构[N];光明日报;2014年

3 ;重要的是建立企业声誉机制[N];人民邮电;2006年

4 潘英丽;建设市场声誉机制让市场做出选择[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5 朱恒鹏;声誉机制:医疗服务有效激励的支点[N];中国医药报;2012年

6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 蒙湘林;浅谈承销商声誉和IPO企业质量关系[N];证券时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笑天;国际关系中的遵约与声誉[D];复旦大学;2012年

2 杨柳;法律、管制与声誉约束[D];复旦大学;2007年

3 张勇;商业银行声誉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黄茜;关于买方参与C2C网站在线声誉系统的探索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5 邱国峰;证券审计市场声誉与监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肖小凤;审计师声誉的形成机制与经验检验[D];湖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俊霞;基于声誉的激励性电力竞价机制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2 国文婷;机构投资者声誉对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沈泽宇;自然人控股股东声誉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李洋;声誉对网店绩效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5 石玉;审计师声誉与证券分析师关注[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6 李丽芳;审计师声誉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7 胡舟丽;声誉激励与独立董事监督行为[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8 王兴田;基于复杂声誉系统的间接互惠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石妮;基于声誉理论的信用评级利益冲突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10 李琳;论独立审计声誉机制的优化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556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0556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e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