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铁路旅客信用制度构建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14 09:58
【摘要】:由于我国近年来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偏低,守法诚信、履约践诺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因此需要加强信用制度的建设,以增强社会诚信、促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当下交通出行领域的信用缺失情况逐年加重,旅客扰乱铁路正常客票交易秩序和危害铁路运输安全的不法行为不断增加,为了遏制这两类失信行为的发生,我们有必要在铁路运输领域构建一个旅客信用制度,以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了我国当前社会信用发展的现状,以及建立铁路旅客信用制度的基础和目的;第二部分是铁路旅客信用制度构建的基础,该部分主要涉及信用的定义、信用在法学领域中的概念和旅客信用制度构建的法理基础;第三部分是构建我国铁路旅客信用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四部分是铁路旅客信用制度的具体构建内容,该部分主要对三方面的内容进行阐述,首先,关于旅客信用信息的记录,本文分别论述了记录的主体、内容和最终生成旅客信用记录所要满足的要件;其次,关于信用记录的使用,本文提出社会信用机构对信用信息的间接使用,以及铁路运输领域内外的使用方式;最后,关于旅客信用信息的保护,本文分别论述了旅客应享有的权利及救济方式。第五部分是结论,该部分主要对铁路旅客信用制度建设的意义进行最后概括、对制度的主体和内容方面进行梳理和总结。全文旨在通过构建铁路旅客信用制度来维护客运客票交易市场秩序、保障运输安全,督促旅客遵守法律法规、减少失信行为,进而促进交通出行领域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social atmosphere of honesty consciousness and credit level is on the low side, abiding by the law and practicing the promise in our country, so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redit system in order to strengthen social honesty, promote social mutual trust and reduce social contradiction. At present, the lack of credit in the field of transporta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serious year by year, and the illegal acts of passengers disturbing the normal order of passenger ticket trading and endange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nsportation are increasing continuously. In order to contain the occurrence of these two kinds of discredit behavior,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passenger credit system in the field of railway transport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credit system.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credit in China, as well as the foundation and purpose of establishing the railway passenger credit system, the second part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ailway passenger credit system. This part mainly involves the definition of credit, the concept of credit in the field of law and the legal ba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assenger credit system, the third part i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railway passenger credit system. The fourth part is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content of railway passenger credit system, this part mainly elaborates on three aspects. Firstly, about the record of passenger credit inform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in body of the record respectively. Content and requirements to be satisfied for the final generation of passenger credit records. Secondly, regarding the use of credit records,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indirect use of credit information by social credit institutions, as well as the modes of use within and outside the field of railway transport. On the protection of passenger credit inform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ights and remedies of passengers. The fifth part is the conclusion, this part mainly summarizes the significance of railway passenger credit system construction, combs and summarizes the main body and content of the system.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stablish a railway passenger credit system to maintain the order of passenger ticket trading market, to ensure transport safety, to urge passengers to abide by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reduce discredit behavior, an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ransportation travel field and social credit system.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绍炯;建立信用制度与规范市场秩序[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05期

2 王丽敏 ,刘楠楠;信用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发展[J];理论学习;2001年03期

3 魏杰,谭伟;构建新的市场信用制度[J];理论前沿;2003年22期

4 鲁从明;股份制和信用制度的发展改变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吗?[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1年02期

5 王凤霞;着力完善我国的信用制度[J];长白学刊;2002年05期

6 ;国外是如何建立诚信的[J];政策;2002年05期

7 岳健能;房尚文;;信用制度构建与政府作用[J];理论参考;2002年10期

8 李雯;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信用制度建设[J];理论探索;2003年03期

9 赵未;论市场经济中的信用制度建设[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10 何建华;;十七、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信用制度[J];资料通讯;200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汪争平;;中国信用制度的缺失与建设[A];2002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现代化建设中的体制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王志伟;;对广告信用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A];全国十二城市工商行政管理研讨会专刊[C];2004年

3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征信管理处课题组;王富全;赵向东;崔健伊;牟颖;时明生;;山东省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及融资问题研究[A];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践(2010)[C];2011年

4 蒋慧工;;金融信用制度——高科技投资和市场经济的保障线[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白廷举;;中介组织与我国信用制度建设[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6 刘锡良;李镇华;;论信用制度与产权[A];2002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现代化建设中的体制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任万兴;折喜芳;;信用制度与我国商法之现代化[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8 宋美云;;近代商会化解金融风潮之探析——以天津为中心的考察[A];中国商会发展报告 No.1(2004)[C];2005年

9 上海市民政局课题组;;关于上海社区建设综合配套政策的思考[A];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东民 文强;信用制度呼吁配套改革[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2 兰州商学院商法专家、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任先行;市场经济下的信用制度[N];甘肃日报;2013年

3 ;国外信用制度[N];吉林日报;2002年

4 曹玲娟;上海加快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N];中国企业报;2007年

5 徐战菊;健全信用制度 促进经济发展[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6 杨朝辉;当前信用制度建设中需要警惕四误区[N];临汾日报;2006年

7 贺欣;建立国家信用制度刻不容缓[N];发展导报;2001年

8 张广逢;小议信用制度的建立[N];期货日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陈志强;建立信用制度势在必行[N];北京科技报;2000年

10 张高旗;建立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N];西安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迟铁;转型时期中国信用制度安排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黄卫挺;跨期交换中的信用制度[D];吉林大学;2010年

3 蒋恒波;信用制度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魏玮;重构渐进转轨中的中国信用制度[D];西北大学;2002年

5 韩冰;信用制度演进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6 彭鹏;中国信用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7 李翠玲;晋商票号的信用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范南;信用理论、制度与实践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尤婷然;铁路旅客信用制度构建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2 段新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信用制度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3 曹晓冬;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上海信用制度建设[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4 王文英;我国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5 王鹏;当代美国信用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张友先;我国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7 刘映霞;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信用制度建设[D];武汉大学;2004年

8 张艳霞;和谐社会视角下的信用制度建设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9 杨恺;基于省际数据的社会信用制度运行环境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10 刘建新;现代信用制度与需求形成的关系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本文编号:21212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1212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c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