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征地型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18 14:48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社会政治发展的主要手段,社区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单元,中国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参与其中。征地型社区作为新兴社区的组织形式,其建设和管理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征地型社区建设与居民的现代化、市民化充分结合起来,切实提高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科学性,对建设和谐社会、强化党的群众基础至关重要。本论文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绪论。对征地型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明确本文的创新点和存在的困难,使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更加明确。第二部分:征地型社区与思想政治教育概述。对征地型社区、"农转非"居民、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等基本概念进行梳理和界定。第三部分:征地型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问题及存在原因。对四川省城镇化建设中的三个征地型社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观察、访谈、资料搜集等方法,总结归纳征地型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其原因。第四部分:强化征地型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几点对策。针对征地型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对策,就完善社区思想政治的领导机制与工作机制、加强专兼职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队伍建设、优化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征地型社区现实问题的紧密结合及借鉴国内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经验五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能够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在社区具体工作中的实效性。第五部分:结论及展望。在可预见的未来,征地型社区建设能够与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密切结合、共同发展,居民的素质也必将有质的提升。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社区及各类社会组织功能趋向于多元化,党和国家引导方式也将发生巨大变化。在社区生活中,人民群众自已将越来越凸显出主人翁角色的作用,积极做好基础性思想引导工作,特别是做好征地型社区这类新兴社会组织的思想意识工作,对于加快促进失地农民市民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至关重要的。
[Abstrac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e main means to maintain social political stability and promote social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Community is the basic unit of social management. Chinese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need the particip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an organization form of new community,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land expropriation community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cientific natur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mmunity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strengthen the mass foundation of the Party. This paper consists of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land expropriation commun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larifies the innovation and difficulties of this paper, and mak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research significance more clear. The second part: land expropriation community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basic concepts of land expropriation community, the residents of land expropriation, the commun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so on are sorted out and defined. The third part: land-expropriated commun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tatus, problems and reasons.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of three land-expropriated communit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ization in Sichuan Provinc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land-expropriated communities are summarized by means of observation, interview and data collection, and their causes are analyzed in depth. The fourth part: strengthen the land-expropriated commun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 of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land-expropriated communiti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leadership and working mechanis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mmunities, and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ms combined with full-time and part-time work. To optimize the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commun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combin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the realistic problems of land-expropriated community, and to draw lessons from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rban communities in China.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specific work of the community. Part five: conclusion and prospect.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the construction of land-expropriated community can be closely combined with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mmunity, and the quality of the residents will be improved qualitatively. In the proces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the functions of community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tend to be diversified, and the guiding mode of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will also change greatly. In community life, the people themselves will play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as masters, and actively do a good job in guiding basic ideas, especially in the ideological and ideological work of newly emerging social organizations such as land-expropriated communities.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accelerate the urbanization of landless peasants and to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people.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consolidate the ruling posi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o realize the goal of "two hundred years".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669.3;D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茂新;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耐心细致[J];求是;2000年04期

2 李现曾,王凤英;思想政治教育与现时代三题[J];探索;2000年02期

3 王勤;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的几个社会条件[J];探索;2000年04期

4 朱琪虹,王盛茂;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图书馆建设;2000年03期

5 王泽洲;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点思考[J];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6 姜延宝,蔡东平;浅谈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效益问题[J];党建与人才;2000年05期

7 曾鹃;浅谈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J];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8 钟崇先;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刍议[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9 田祚雄;世纪之交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的反思与前瞻[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韦兆钧;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超前性及其实现之策略[J];河池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翁文泰;姚其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诉求[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7年

2 陈潜;陈均宝;;对“大学生村官”上任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3 石霖;;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4 周加胜;;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5 张松峰;;加强和改进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获奖论文集(下)[C];2008年

6 黄振宣;;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结合的途径[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熊继文;;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许溪沙;王施施;;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分阶段培养中的引领作用[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芳;程影;;以科学发展观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10 许克毅;曹凯松;;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中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A];改革·创新·发展——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正铭;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N];广西日报;2005年

2 解放军报记者 董强 本社记者 曹智;全军和武警部队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N];人民日报;2000年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年

4 王天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与量[N];光明日报;2006年

5 本报评论员;创造性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光明日报;2007年

6 张弛 周奔;喜看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新格局[N];解放军报;2007年

7 陈锐邋特约记者 唐向东;总后召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N];解放军报;2007年

8 张瑞霞;全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在首府召开[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9 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 马奇柯;增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N];人民日报;2007年

10 张荣邋记者 夏洪青;二炮某基地思想政治教育为部队信息化建设服务[N];解放军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祖国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徐艳国;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论[D];中南大学;2010年

3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探要[D];上海大学;2010年

4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邵献平;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蓓蓓;思想政治教育成本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段建斌;人的存在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维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隋宁;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在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国英;解构大众文化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D];山西大学;2008年

2 姜文静;当代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保;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共领域的拓展[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

4 郑建松;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志萍;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定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李明;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和学术性[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7 巫阳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董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黄国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0 马雯;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及其实现[D];长安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794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2794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5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