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环境道德思想及其价值

发布时间:2017-03-16 09:00

  本文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环境道德思想及其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前生态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立足于时代背景,独树一帜地将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对当代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产生与解决途径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探索。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主要立足于从资本主义制度及生产方式、技术的非理性使用、消费主义价值观等方面来对资本主义展开生态批判的,指出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解决必须实现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的双重变革。虽说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的批判是其整个生态批判的核心,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生态和环境现状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同样面临的问题。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解决途径所提出的一些环境道德理念,对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环境道德思想的概念入手,论述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环境道德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面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术林立的派别和庞杂的思想体系,文章将其生态危机和环境道德思想的内容归结为四大部分:对资本主义制度维度批判、技术维度批判、消费维度批判及自然观的分析,并对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最后一部分谈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环境道德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时,提到了它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促进作用。 本文重点探寻的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环境道德思想对中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价值。提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物质文明建设的启示在于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实现技术生态化;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建设的启示在于加快环境立法和对公民的环境道德教育,转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对我国生态政治文明的启示在于走生态政治路线,强化政府生态责任。
【关键词】:生态危机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环境道德思想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48;A81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绪论11-16
  • (一)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11-12
  • 1. 选题依据11
  • 2. 选题意义11-12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 1. 国内研究现状12-14
  • (1) 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12-13
  • (2) 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环境道德思想的研究13-14
  • 2. 国外研究现状14-15
  • (1) 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14
  • (2) 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环境道德思想的研究14-15
  • (三) 创新点和研究方法15-16
  • 1. 创新之处15
  • 2. 研究方法15-16
  •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环境道德思想的界定16-19
  • (一)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含义16-17
  • 1. 生态学16
  • 2. 生态哲学16
  • 3. 生态社会主义16-17
  • 4.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17
  • (二) 环境道德的内涵17-18
  • 1. 道德17
  • 2. 环境道德17-18
  • (三)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环境道德思想的界定18-19
  •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环境道德思想形成的背景19-23
  • (一)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19
  • 1. 生态危机19
  • 2. 生态运动19
  • (二)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环境道德思想产生和形成的理论背景19-23
  • 1. 西方环境思想19-20
  • 2. 西方生态伦理思想20-21
  • 3.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及道德思想21
  • (1) 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21
  • (2) 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批判21
  • 4. 法兰克福学派的自然的思想和文化观点21-23
  •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环境道德思想的基本内容23-31
  • (一) 对生态危机和环境道德的制度批判23-25
  • 1. 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性23-24
  • 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态恶果24
  • 3. 生态社会主义及环境道德的建构24-25
  • (二) 对生态危机和环境道德的技术维度批判25-27
  • 1. 工具理性的环境危害25-26
  • 2. 技术的非理性使用的生态后果26
  • 3. 科技伦理观的重建26-27
  • (三) 对生态危机和环境道德的自然观分析27-29
  • 1. “控制自然”的观念及其影响27-28
  • 2. 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确定28-29
  • (四) 对生态危机和环境道德的消费维度分析29-31
  • 1. 消费主义文化及生存方式形成的根源29
  • 2. 异化消费及其生态危害29-30
  • 3. 新的需要观、消费观和幸福观的建构30-31
  • 四、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环境道德思想的价值分析31-38
  • (一)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环境道德思想的理论价值31-34
  • 1. 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理论视域31-33
  • (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31-32
  • (2) 开辟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32-33
  • 2. 为生态伦理思想的发展确立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33-34
  • (二)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环境道德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34-38
  • 1. 发展生态经济,增强企业的环境意识34-35
  • 2. 加速技术进步,提倡科技伦理35-36
  • 3. 反思传统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36
  • 4. 实现生态政治化,强化政府的环保职责36-38
  • 结论38-39
  • 参考文献39-4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42-43
  • 致谢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仁胜;;生态马克思主义发展概况[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03期

2 曾文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探微[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7期

3 刘仁胜;;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价值观[J];江汉论坛;2007年07期

4 陈食霖;;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批判[J];江汉论坛;2007年07期

5 卜祥记 ,曾文婷;重返人类中心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命题[J];理论界;2004年02期

6 张乐民;;福斯特的生态伦理观及其启示[J];理论视野;2010年10期

7 王雨辰;;论威廉·莱斯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J];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8 曾文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乌托邦社会主义理想[J];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9 王雨辰;;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和生态价值观[J];鄱阳湖学刊;2009年02期

10 柯琳;;奥康纳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本文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环境道德思想及其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15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515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b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