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合唱音乐德育价值研究
【图文】:
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1 章 绪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这是《黄河大合唱》向我们发出的战斗警河大合唱》传承给我们的战斗精神。可还有人还在恶搞这部表达中华挠与奋勇抗争精神的不朽作品。这不仅仅是在恶搞这部作品,更是在族的精神,是在丢掉我们民族不屈不挠、奋勇向上的灵魂。恶搞《黄,是对抗战历史的不尊重,,也是对国家民族的不尊重。《黄河大合映中华民族的历史苦难的作品,是民族的象征,是艺术,更是精神,言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心路历程,塑造了中华民族巨人般的形象,展现顽强拼搏英勇抗战的精神。
对后来的大合唱及其他体裁的音乐创作都有深远的影响。它是一部史诗性大型声乐套曲,由八个乐章组成,歌词贴近劳苦大众,旋律优美,雅俗共赏。它的构成特点是:围绕一个中心内容,以不同的体裁和演唱形式来表现其不同侧面,而以朗诵词和音乐主题贯穿发展、首尾呼应来联结整个作品。每个乐章相对独立,表现形式多样,有独唱、齐唱、对唱、重唱、轮唱、合唱等。第一乐章是混声合唱《黄河船夫曲》,它描绘的是黄河船夫在惊涛骇浪中奋力拼搏的情景,象征着抗日斗争的力量。第二乐章是男中音独唱《黄河颂》,歌颂母亲黄河之伟大坚强,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航空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616.2;D6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传红;;《黄河大合唱》的音乐文学审美价值[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4年10期
2 袁国环;;浅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实施德育教育[J];新课程(中旬);2012年07期
3 何云蛟;;抗战歌曲的产生及其现实意义[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4 岳英放;;音乐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作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5 方灵芝;浅论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歌曲的时代特色[J];军事历史;2003年01期
6 向延生;民众的呐喊 战斗的凯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年代音乐[J];人民音乐;2001年08期
7 赵剑民;试析德育价值与德育实效[J];教育探索;2001年07期
8 徐冰,钱跃,邢诒孔;论革命传统教育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7年02期
9 徐贵权;德育功能与德育价值之关系[J];教育评论;1995年06期
10 祖振声;时代的心声 永恒的旋律──评抗日战争歌曲[J];音乐研究;1995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孙慎;;抗战时期的群众救亡歌咏运动[N];中国艺术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曹玲玉;论中国抗战音乐的伦理价值[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亮;抗战歌曲传唱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2 唐珊;大学生音乐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3 张苗苗;中国红歌的德育价值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胡玲娜;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群众合唱艺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廉明;高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改进路径[D];西北大学;2012年
6 石苏平;延安时期音乐艺术的价值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2年
7 颜枫;论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德育功能的开发[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莎;论抗战歌曲的创作、传播与流行及其与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关系[D];青岛大学;2011年
9 范辉;音乐作品的德性修养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米磊;以音符为枪杆[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881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58815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