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中国文化的价值诉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122;D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强;中国“和”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J];理论与当代;2005年07期
2 李娅菲;;转型期大陆电影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建构[J];文史哲;2011年01期
3 申俊龙;崔婷婷;;转型期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李慎之;;全球化与中国文化[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年04期
5 邱雅芬;;日本的偶人信仰与中国文化的关系[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0年04期
6 赵海成;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几点认识[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5年04期
7 王钏力;;浅析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J];教学与管理;2011年30期
8 赵亳;;浅谈中国文化在设计上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1年17期
9 李建军;;1993—1994:中国文化走下圣坛[J];决策与信息;1995年02期
10 张振辉;;传播中国文化的先驱——卜弥格——《明王朝的最后特使——卜弥格传》一书中译者的话[J];东欧;199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章亮;;用“三个代表”思想实现转型期价值失衡的调控[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2 黄力之;;从当前中国社会思潮看转型期的价值冲突[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3 王如松;;转型期城市生态学前沿研究进展[A];生态学的新纪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2000年
4 程群;;地质勘查单位转型期科学发展问题探讨[A];2009(重庆)中西部第二届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陈昌国;;对转型期实现政府管理创新的思考[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6 吴贵钧;包建军;;转型期我国固网运营商营销再造中若干问题的探讨[A];通信发展战略与业务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许险峰;温春阳;;转型期城市更新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点看法[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张纯;;从迁居看转型期中国城市单位社区的演变[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张纯;;迁居看转型期中国城市单位社区的演变[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赵晓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网络时代,呼唤突发事件报道步入转型期[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3分会场新媒体与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语言大学 路文彬;中国文化的“礼”传统[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欣文;《中国文化年鉴》(2005)组稿编辑工作启动[N];中国文化报;2006年
3 梁秋克;《中国文化年鉴》新一轮组稿编辑工作启动[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李大伦;漫谈中国文化[N];郴州日报;2006年
5 卞毓方;一位文化老人的“和谐观”[N];人民日报;2007年
6 蒙木(书评人);中国文化的读本?[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7 宋冰;中国文化年:让世界感受中国魅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8 商报记者 任志茜;张大春:重新识字,钻进中国文化的酱缸[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张海晏;中国文化“和”的精神[N];光明日报;2008年
10 秦风邋毛毛;劲草更兼疾风[N];人民政协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波;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周建军;转型期中国城市规划管理职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3 张喜田;论转型期小说“人”的发现[D];复旦大学;2005年
4 赵兴罗;中国转型期居民收入差距调节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王广振;转型期俄罗斯中产阶级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潘洪阳;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保护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汪红梅;我国农村社会资本变迁的经济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黄蔚;转型期中国资本外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刘永艳;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10 孙谦;论转型期中国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叙事[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小林;转型期传统居住空间更新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2 黄新伟;转型期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3 刘希;论新世纪小说中的转型期乡村女性形象[D];复旦大学;2008年
4 李庆鑫;转型期中国文化的价值诉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D];黑龙江大学;2010年
5 张红军;转型期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6 王海生;论转型期我国政府与文化市场建设[D];吉林大学;2005年
7 王怡;转型期我国政府危机管理问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8 肖柯;转型期我国公共管理模式变革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彦臻;转型期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思想道德状况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10 曾国;转型期我国民间商会的法律规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888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58884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