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5 13:22
【摘要】: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特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某种意义上说,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方式,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人们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重视实践性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本质特征和现实诉求,从学理维度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有效性。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研究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阈,对这一问题研究,从理论方面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创新,从实践方面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发展。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研究以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研究为文章的基本主线,具体运用唯物辩证法、系统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针对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生态文明化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出的时代课题,提出并论述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领域拓展以及实践路径的新发展,从而提高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达到使人的行为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目的。论文除结论外共分七章。 第一章主要阐述论题的学术背景与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综述、研究基本路径以及研究方法等内容。 第二章主要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研究向度进行分析。通过研究经典作家关于实践概念的阐述、现代社会发展中实践概念的发展,进一步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内涵做出深入阐释,进而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目标定位进行阐述,针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目标定位存在的问题,提出现代社会发展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目标定位要求,提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目标定位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本化),是要关注生活(生活化),要求体现网络虚拟化的特点(网络化)。 第三章主要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研究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无产阶级唯一正确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武器,当然成为最重要的理论基础。论文分析了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研究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人性观及人的本质理论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研究的人学基础,同时,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学科基础进行阐述,从而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理论创新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四章主要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面临的时代课题进行研究。针对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生态文明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提出的新问题,提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新内容、新要求,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时代特色,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现代发展提供理论保障。 第五章主要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领域拓展进行研究。通过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宏观领域拓展、微观领域拓展、未来领域拓展的研究,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时空范围扩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发展。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向宏观领域、微观领域、未来领域的扩展深入,不断向国内层面、国际层面,心理领域、接受领域和未知领域的拓展,为开辟新的教育领域,发展新的学科分支,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立体发展奠定坚实的学科理论基础。 第六章主要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新发展进行研究。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内涵及特征的研究,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对人的虚拟行为的正确引导;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实践路径的发展研究,引导人们关注生活世界,提升生活质量,确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不断向自己的理想目标迈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文化实践、思想文化实践、道德文化实践的研究,提升人的文化素质,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涵养实践的新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功能、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有效性,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七章主要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研究的价值导向进行研究。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基本价值研究,引导人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形成政治共识性、思想一致性、行为统一性,从而塑造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健全人格,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此达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研究的最终目的。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64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董民;;加强我国国有企业党政领导班子思想建设[J];经营管理者;2012年14期

2 赵桂英;;杜威德育方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探讨[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3 思勤;;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边缘化危机”[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05期

4 邢维迢;周爱军;;培育公民精神——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转向[J];青年与社会;2013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凌烨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论[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洁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

2 段青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问题及对策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3 于永海;网络恶搞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4 刘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谭立军;土家族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6 周国萍;思想政治教育因材施教研究[D];中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502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6502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d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