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管理制度探析

发布时间:2020-05-08 18:13
【摘要】:人才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进入新世纪,国家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谁能够开发、利用、管理好人力资源,谁就能够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所以我们认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能否有效控制和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人才,使其表现出极大的工作热情,发挥出巨大的潜力和创造力,关系到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是否能够实现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关系到党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当我国的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制度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管理也需要和制度结合起来加以探讨,科学合理的人才管理制度是管理者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人事工作的有效保障 本文拟从制度化角度对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人才进行深入的剖析,分析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管理制度化过程的历史形成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管理制度的安排的内容,探讨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对策,以及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展望,希望能为填补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管理制度研究的空白做点工作,从而丰富、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础理论。 首先,本文从界定概念入手,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内涵及其分类,提出本文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管理制度的理解,并对其功能进行了分析。本文所指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是广义的,凡是从事并能够胜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都可以称为思想政治教育人才;所指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管理制度是狭义的,专指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管理制度。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管理制度具有强大的规范、约束、激励和保障功能。 其次,本文概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管理制度在我国的形成和发展。虽然本文主要探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管理制度,但由于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必然对历史有所沿袭和继承。因而分析了古代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管理制度的特点及其可以为当今所借鉴之处。 再次,本文重点分析了当代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管理制度安排。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管理制度实施的主客体、实施的机构。从人才培养、选拔、任免、培训、考核、奖惩、监督、福利待遇等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管理制度进行全面阐述。 第四,分析了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管理制度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原因,并且相应提出一些建设性对策:提出要保证制度的科学性、讲求制度的可操作性、维护制度的严肃性、保持制度的稳定性、重视制度的配套性。 最后,本文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管理制度的发展趋势做出一些预测。提出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选拔录用制度多样化、培训制度“终身化”、考试制度综合化、考核制度定量化、奖惩制度具体化、待遇制度优厚化。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D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淼焱;;中国地方政府绩效预算改革初探[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6期

2 李义平;;地方政府行为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3 肖松;;制度安排视野下的风险投资——一种法经济学的范式[J];法制与社会;2011年25期

4 张燕;罗立宇;;技术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及制度安排[J];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07期

5 严行;包志伟;熊邓灵;;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与制度安排[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6 刘镭;;对中国发展模式制度安排的经济学分析[J];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04期

7 秦岭;;运行机制、功能分析与制度设计——基于对江苏省五县市农村社会组织的调查[J];社团管理研究;2011年05期

8 汪仕凯;;民主化的制度基础:一个文献理解与逻辑重构[J];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9 韩志明;;制度的虚置与行动者的缺席——基于同体问责与异体问责问题的分析[J];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10 刘双舟;;关于首都环境圈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思考[J];新视野;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谷书堂;董纪友;;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市场化[A];当今中国经济学八大理论热点[C];1994年

2 姜大仁;;努力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社会技术[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辛怡;;社会转型中的制度安排和社会效益思考——以农村土地制度、环境保护制度为例[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徐睿胤;徐建春;;级差排基:一项新的土地制度安排何以可能?——浙江省A市H村个案研究[A];“征地制度改革与集体土地流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5 文少保;;学习型企业创建的囚徒困境——一个制度分析的视角[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孔令举;;政治和谐需要科学的制度安排[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讨会文章选编[C];2007年

7 刘国军;;完善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保障[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何菊莲;王燕磊;;我国私营企业制度安排的优势与缺陷及其变量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封小云;;WTO框架下粤港经济合作的主要对策思考[A];提升珠江三角洲竞争力——社会、经济与基础设施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臧乃康;;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与制度安排[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建平;关键是制度安排[N];中国水利报;2005年

2 蒋京议;环境保护的制度安排[N];学习时报;2005年

3 郑文;制度安排好戏连台[N];证券时报;2005年

4 本报评论员 董迎春;信用的确立在于制度安排[N];工人日报;2001年

5 ;制度安排的风险[N];经理日报;2004年

6 韩东屏;重视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N];人民日报;2003年

7 莫言锋;期待“民生盛宴”的制度安排[N];中国信息报;2007年

8 记者 闻召林 郭凤琳;拿出决策勇气 做好制度安排[N];中国证券报;2005年

9 燕继荣;文明治理及其制度安排[N];学习时报;2004年

10 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副教授 林默彪;以德治国与制度安排[N];福建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容;法治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5年

2 娄淑华;公民政治社会化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刘芳;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陈建奇;国库资金对货币政策效应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何剑伟;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6 徐怀伏;技术创新溢出的制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7 滕月;食品安全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战梦霞;技术创新的就业效应[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9 李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及运行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10 吕玉广;资源产业制度变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娜;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管理制度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徐贤军;地方政府与区域技术进步[D];浙江大学;2004年

3 覃发艳;县域金融安排的实证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刘鹏;中共执政以来领袖更替问题的考察与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5 孙静波;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的制度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6 许善明;论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06年

7 霍丽文;《南风窗》的媒体责任理念及其实现途径[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8 朱云桥;资本账户开放的经济效应分析[D];苏州大学;2008年

9 尹艳芳;制度安排下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D];山西大学;2005年

10 郝海燕;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550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6550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c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