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管理制度探析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D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淼焱;;中国地方政府绩效预算改革初探[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6期
2 李义平;;地方政府行为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3 肖松;;制度安排视野下的风险投资——一种法经济学的范式[J];法制与社会;2011年25期
4 张燕;罗立宇;;技术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及制度安排[J];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07期
5 严行;包志伟;熊邓灵;;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与制度安排[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6 刘镭;;对中国发展模式制度安排的经济学分析[J];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04期
7 秦岭;;运行机制、功能分析与制度设计——基于对江苏省五县市农村社会组织的调查[J];社团管理研究;2011年05期
8 汪仕凯;;民主化的制度基础:一个文献理解与逻辑重构[J];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9 韩志明;;制度的虚置与行动者的缺席——基于同体问责与异体问责问题的分析[J];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10 刘双舟;;关于首都环境圈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思考[J];新视野;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谷书堂;董纪友;;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市场化[A];当今中国经济学八大理论热点[C];1994年
2 姜大仁;;努力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社会技术[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辛怡;;社会转型中的制度安排和社会效益思考——以农村土地制度、环境保护制度为例[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徐睿胤;徐建春;;级差排基:一项新的土地制度安排何以可能?——浙江省A市H村个案研究[A];“征地制度改革与集体土地流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5 文少保;;学习型企业创建的囚徒困境——一个制度分析的视角[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孔令举;;政治和谐需要科学的制度安排[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讨会文章选编[C];2007年
7 刘国军;;完善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保障[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何菊莲;王燕磊;;我国私营企业制度安排的优势与缺陷及其变量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封小云;;WTO框架下粤港经济合作的主要对策思考[A];提升珠江三角洲竞争力——社会、经济与基础设施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臧乃康;;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与制度安排[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建平;关键是制度安排[N];中国水利报;2005年
2 蒋京议;环境保护的制度安排[N];学习时报;2005年
3 郑文;制度安排好戏连台[N];证券时报;2005年
4 本报评论员 董迎春;信用的确立在于制度安排[N];工人日报;2001年
5 ;制度安排的风险[N];经理日报;2004年
6 韩东屏;重视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N];人民日报;2003年
7 莫言锋;期待“民生盛宴”的制度安排[N];中国信息报;2007年
8 记者 闻召林 郭凤琳;拿出决策勇气 做好制度安排[N];中国证券报;2005年
9 燕继荣;文明治理及其制度安排[N];学习时报;2004年
10 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副教授 林默彪;以德治国与制度安排[N];福建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容;法治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5年
2 娄淑华;公民政治社会化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刘芳;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陈建奇;国库资金对货币政策效应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何剑伟;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6 徐怀伏;技术创新溢出的制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7 滕月;食品安全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战梦霞;技术创新的就业效应[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9 李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及运行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10 吕玉广;资源产业制度变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娜;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管理制度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徐贤军;地方政府与区域技术进步[D];浙江大学;2004年
3 覃发艳;县域金融安排的实证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刘鹏;中共执政以来领袖更替问题的考察与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5 孙静波;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的制度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6 许善明;论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06年
7 霍丽文;《南风窗》的媒体责任理念及其实现途径[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8 朱云桥;资本账户开放的经济效应分析[D];苏州大学;2008年
9 尹艳芳;制度安排下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D];山西大学;2005年
10 郝海燕;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550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655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