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我国流动人口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2 17:19
【摘要】: 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快速转型过程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在全国范围内人口流动呈现大规模、快速流动的现状,这些流动人口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了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加速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城,但是流动人口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现存的状况,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日益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2007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能否有效的对流动人口这一群体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发挥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对社会、对个人的导向动力和整合作用、关注流动人口群体的思想政治道德现状与发展趋势,开展流动人口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关系到流动人口这一群体全面、健康的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也关系到社会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和繁荣稳定的大局的保持。 由于我国流动人口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法制维权观念薄弱,再加上我国现阶段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流动人口这一群体,使得流动人口的被剥夺意识较强烈、城市融入意识屡屡受挫、等等,难免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隐患。为此,必须高度重视流动人口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充分发挥政府、社区、媒体的重要作用,并加强流动人口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肉容和队伍体系建设,加强流动人口思想政治道德修养的培养,提高流动人口自身的素质,解决流动人口的实际问题,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工作。 本文内容共分为三章。第一章首先界定了流动人口的含义,说明了本文的具体研究对象,概括了流动人口的结构特征、社会特征和经济文化特征,并分析了人口流动的原因以及当前我国流动人口思想政治道德的现状。第二章分析我国当前流动人口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现状产生的原因,阐明加强流动人口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第三章从理论、实践高度具体论述了流动人口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理论支撑、任务分析以及流动人口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内容体系和队伍体系建设。 本文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对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创新政策既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又切合我国流动人口的实际。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兆庆;全面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4期

2 杨建;;流动人口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及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J];阵地与熔炉;2001年04期

3 ;辽宁省流动人口管理条例[J];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2002年13期

4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改革“十一五”进展成效和“十二五”目标任务[J];四川改革;2011年01期

5 李善荣;;云南流动人口计生服务均等化寻径[J];创造;2011年07期

6 郭光华;如何加强流动人口管理[J];人民公安;1995年16期

7 杨德胜;对流动人口管理的思考[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1期

8 吴德纯;;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 力促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向高层次发展[J];山东政报;1997年07期

9 郑明波;任朝亮;;北京流动人口管理变局[J];人民公安;2007年03期

10 王建芹;;权利与户籍脱钩是保障流动人口平等权利实现的现实选择[J];人大研究;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明;;加强和改进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的思考[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2 何莉;;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几点看法[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3 邹波勇;;浅析如何创新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4 高雄鹰;;整合基层社会资源 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机制[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5 韩艳;;加强流动人口管理途径的探析[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志胜;;探析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模式[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7 周学馨;;从流动人口管理走向流动人口治理——我国政府流动人口管理中行政范式转型的制度设计[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邹包兰;袁秀兰;叶秋凤;;科学设置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综合考核体系[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9 陈丰;;城市化进程中的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10 ;丰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创新工作思路[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熊 飞;部署流动人口管理工作[N];河南日报;2004年

2 中共北京市顺义区南法信镇党委书记 周霆钧;南法信镇关于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的调查[N];中国信息报;2005年

3 记者 刘凌;岳麓区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机制[N];湖南日报;2008年

4 李春霞 王克庆;夏津创建多元化流动人口管理模式[N];人民公安报;2008年

5 李向东 曹玉福;玛曲加强流动人口管理[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9年

6 曹发国;凉州区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工作受到国家和省上表彰[N];武威日报;2009年

7 实习记者 黄玉柱;四省九市(区)流动人口管理协作会在毕召开[N];毕节日报;2009年

8 通讯员 林黎星;武都区运用新机制提升流动人口管理水平[N];陇南日报;2009年

9 记者 孙占稳 牛海英;“以房管人”解决流动人口管理难题[N];河北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刘广超 刘林陨;“以房管人”巧破流动人口管理难题[N];廊坊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孜;贫困地区外出打工群体(女性流动人口)生殖健康需求与服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陈刚;改善流动人口妇幼卫生保健服务利用的策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3 杨璇;北京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陈星博;强制与遵从:收容遣送制度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5 张清郎;中国转型期流动人口犯罪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艺;我国流动人口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王琴;派出所在流动人口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楚汪洋;拉萨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赵乙杰;沈阳市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变迁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孙茂;上海市青浦区徐泾镇流动人口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冠华;福建省流动人口管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7 孙忆茹;我国流动人口管理的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8 崔永春;当前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9 朱轶波;社区流动人口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樊海俊;我国流动人口管理体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763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6763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4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