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对策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勇;;全球化视野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对策[J];学理论;2011年22期
2 张万余;;中华民族精神的与时俱进和民族复兴[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陈光军;;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发展——建党90年来历程回顾与经验总结[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4 包心鉴;;常怀忧国之心 恪尽兴国之责——李慎明教授《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际战略》读后[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06期
5 白宝山;;论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6 石爻;;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30期
7 任海丽;;《共产党宣言》中的全球化思想[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8 顾旭明;顾佳滨;;以党建引领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23期
9 袁方;;全球化视阈下我国文化建设的制度思考[J];长白学刊;2011年04期
10 桂榕;;全球化背景:回族国家认同的现代性[J];回族研究;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诚;;马克思恩格斯视野中的民族精神及其当代价值[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赵存生;;中国社会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何方生;;孝道与中华民族精神关系初探[A];老年学论文集(六)[C];2004年
4 李毅红;;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点思考[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孙文营;;对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中华民族精神关系问题的思考[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余春林;;毛泽东思想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A];《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C];2003年
7 吴潜涛;冯秀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途径[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葛晨虹;刘玮玮;;民族精神及其文化表现形态[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孙中山·中华民族精神[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精神论文专辑[C];2003年
10 李绪堂;高洁;;民族的复兴 精神的传承[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华文化学院 执笔 李道湘;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N];宁夏日报;2010年
2 刘德中;用中华民族精神呼应和谐社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3 齐齐哈尔大学 何强 李华忠;“闯关东”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N];齐齐哈尔日报;2009年
4 李翔海 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华民族精神”新省思[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5 关英彦;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N];人民日报;2009年
6 潘海英;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抉择[N];吉林日报;2009年
7 潘利红 华南农业大学思政部;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弘扬[N];中国审计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王宁;古法造纸: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承与新生[N];贵州日报;2011年
9 赵杰;刚柔相济的性格奠定了中华民族精神[N];中国民族报;2011年
10 赵杰;多流一原的地理承载了中华民族精神[N];中国民族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搏;当代武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黄莉;中华体育精神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3 周从标;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 孙浩然;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行政改革[D];山东大学;2005年
5 崔婷;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西文化交流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姜海南;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政治安全与中国政治安全维护[D];暨南大学;2007年
7 郑海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8 许太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工业品市场营销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邝艳湘;全球化条件下的经济相互依赖与世界和平[D];外交学院;2008年
10 刘凯;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彦;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郭江涛;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卫卫;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兴起及其对国际体系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6年
4 刘维华;全球化视野中人的全面发展[D];黑龙江大学;2006年
5 徐小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外交[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6 朱真真;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精神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7 刘美武;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法制现代化[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侯杨;全球化背景下的劳工权益保障问题探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王阳;全球化下人力资本转移与区域持续竞争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10 陈茜;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847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684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