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民意识及其现阶段在我国的培育
发布时间:2020-05-28 22:34
【摘要】: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在公共事务中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如何加强公民意识培育问题越来越关注。那么,什么是公民和公民意识?公民意识培育的主要内涵是什么?它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什么样的重要作用?在教育中应该坚持什么原则?本论文重点从以下几点对上述问题进行系统阐述:首先,从中西方的文化和现实背景来考察公民、公民意识的内涵及理论演变过程,进行全面、系统、历史的梳理及归纳。其次,把观念的研究与行为的考察相结合起来,不仅研究观念,同时结合国人的具体意识现状,进行原因分析;传统经济文化上归纳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使人对外部自然力和家族产生屈服和崇拜;政治文化上,专制主义和儒家文化的“三纲五常”,使中国建立起一套森严的封建礼教秩序;客观原因归纳为,社会转型期缺少与之相适应的公民社会;另一方面主观原因归纳为,市场经济不发达导致教育文化投入少,公民缺乏必要的政治素质。再次,在对国内外主要国家等相关模式分析比较后,从培育内容、培育方法和培养环节三方面得出东西方公民意识培养的差异性,提出适合我国的思路和措施,主要从宏观保障机制和微观策略两方面进行理论的构建。 论文希望通过探究公民意识及其切实可行的培养途径,使国人实现从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变,培养出更多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64
本文编号:2685927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爱国;;公民社会的培育与公众监督[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2 马长山;公民意识:中国法治进程的内驱力[J];法学研究;1996年06期
3 马长山;法治进程中公民意识的功能及其实现[J];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03期
4 姜涌;中国的“公民意识”问题思考[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刘文华;新加坡和香港地区学校公民道德教育评介[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6 肖海军;公民意识:现代素质教育的新主题——法治工程系列之一[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7 童怀宇;论公民和公民意识[J];唯实;2000年03期
8 刘晓荣,王利;公民意识刍议[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9 李丽,张卫华;我国国民缺乏公民意识的原因探析[J];宜春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方朝晖;市民社会的两个传统及其在现代的汇合[J];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05期
,本文编号:26859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685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