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9 07:26
【摘要】:自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虽成果显著,但相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而言,速度缓慢,人们对是非、美丑、善恶有不同的判断标准,道德素质的发展呈相对下降的趋势。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会委员时精辟地阐述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对于我们在实践中正确对待荣辱问题,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以我国当前社会人们思想道德发展的现实为出发点,以“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借鉴学术界已有的理论成果,更系统更全面地阐述了胡锦涛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涵义。首先对胡锦涛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和胡锦涛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特征(时代性、人本性和实践性)从理论上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论证,其次对它的思想理论来源和现实基础以及形成胡锦涛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路径也作了理论分析。本文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胡锦涛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理论来源和现实基础,思想理论来源从对中国传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扬弃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荣辱观的继承与发展两个方面加以阐述,现实基础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第二部分:胡锦涛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理论体系,阐述了它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 第三部分:胡锦涛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荣辱观的研究最终要落实到它是如何践行的,这部分主要从胡锦涛社会土义荣辱观践行的必要性、践行遵循的原则和践行的主要途径等方面进行论述。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648
本文编号:2686607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648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洁;胡锦涛德育思想研究[D];吉首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866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686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