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人本主义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与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5 10:20
【摘要】: 在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这不仅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成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变革的指导理念。思想政治教育确立“以人为本”的原则,最关键的就是要在研究人的视野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人性化和现代性超越。形成符合现代人的现实人性,合乎现代人的人性完善和发展需要。因而,在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人或对人片面性理解的批判性反思的基础上,吸取人本主义理论中的合理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中诸多重大问题进行人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及价值观的改进与创新,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变成是人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正是基于上述背景和思考,本文对人本主义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与影响作了初步探索。文章以人本主义的概念及发展历史为出发点,简要评介了西方人本主义思潮,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思想;第二部分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从“人”的视野五个反面作了哲学反思,剖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在物质性,人的个性,自由性,共性,主体性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三个方面,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本文的最后一章也是本文的最重要部分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出发,确立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注重“以人为本”,从目标观,内容观,方法观,载体观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进而探讨了人本主义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诸方面的具体影响和改进。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显元;论“以人为本”[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2 赵敦华;西方人本主义的传统与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刘文;关于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5期

4 雷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基础的哲学反思[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赵兴良;;以人为本:一个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相统一的命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6 陈树林;人本主义问题研究的困境[J];理论探讨;2005年03期

7 张立;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8 朱平;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06期

9 潘天强;马克思人性观的现代解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03期

10 尹敏杰;邱圣宏;;论以人为本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J];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潘玉腾;论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人学基础[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宫维明;马克思人学对西方人本主义的超越[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979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6979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7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