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发展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和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7 06:11
本文关键词:互联网发展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和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当今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种工具,并仍以不可阻挡的发展势头延伸到社会越来越多的领域。作为这样一个全新开放型的沟通与交流的平台,网络上纷繁冗杂的信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认知与交往方式,同时也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本课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能够促使我们在新形势下及时把握住机遇,努力创造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方面建设的全新局面。同时也有利于我们更加沉着地应对挑战,,让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在各种冲击之下仍能屹立不倒,并继续保持新鲜的活力。这对于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与时俱进,都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论文主要有三大部分:绪论、正文四章及结论。绪论部分阐明了选题的依据和意义,介绍了当前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并总结了全文的重难点及创新点。正文部分首先释义了意识形态的概念和功能,进而分析了意识形态视域下互联网的发展状况。结合互联网主体尤其是广大网民的行为,从正反两面阐述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进一步提出了在新形势下的网络空间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具体的应对策略。最后的结论部分对全文的思路和观点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关键词】:互联网 主流意识形态 影响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4;G206
【目录】: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2
- 第一章 绪论12-17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12-14
- 1.1.1 选题依据12
- 1.1.2 选题意义12-14
- 1.2 研究现状14-15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4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4-15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5-17
- 1.3.1 研究思路15
- 1.3.2 研究方法15-16
- 1.3.3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16-17
- 第二章 意识形态概念及功能17-21
- 2.1 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的科学内涵17-18
- 2.2 主流意识形态的功能18-21
- 2.2.1 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18-19
- 2.2.2 主流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19-20
- 2.2.3 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功能20-21
- 第三章 意识形态视域下互联网的发展状况分析21-27
- 3.1 意识形态视域下互联网主要特征分析21-23
- 3.1.1 网络的虚拟性与影响的现实性21
- 3.1.2 网络的自由开放性与互动性21-22
- 3.1.3 网络的文化渗透性与复杂性22-23
- 3.2 互联网发展对民众政治生活的影响23-27
- 3.2.1 互联网发展对民众政治生活的积极影响23-25
- 3.2.2 互联网发展对民众政治生活的消极影响25-27
- 第四章 互联网发展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27-36
- 4.1 互联网发展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新机遇27-30
- 4.1.1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增强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27-29
- 4.1.2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条件29-30
- 4.2 互联网的发展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新挑战30-36
- 4.2.1 互联网的发展弱化了政府对意识形态宣传的控制30-31
- 4.2.2 互联网的发展给主流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带来冲击31-32
- 4.2.3 互联网的发展给我国抵御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带来更大挑战32-34
- 4.2.4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大了我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34-36
- 第五章 在互联网环境下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意义和对策36-47
- 5.1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意义36-38
- 5.1.1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保证36-37
- 5.1.2 加强网络建设是维护我国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的有效途径之一37-38
- 5.1.3 防止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有力武器38
- 5.2 在网络条件下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对策38-47
- 5.2.1 牢牢把握网上舆论的主导权39-40
- 5.2.2 加强网络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40-42
- 5.2.3 建立规范有序的网络道德42-44
- 5.2.4 大力发展健康、积极的网络文化44-47
- 第六章 研究结论47-48
- 参考文献48-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国辉;;文化与意识形态的理论透视[J];党政论坛;2006年03期
2 彭焕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中国先进文化[J];湖南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3 陆俊,严耕;国外网络伦理问题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02期
4 李方祥;;加强意识形态工作 巩固共同思想基础[J];高校理论战线;2010年01期
5 张华;;关于增强中国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思考[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何怀远;意识形态的内在结构浅论[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7 李英田;;利益变迁:意识形态创新的逻辑起点——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一种方法论思考[J];理论与改革;2007年01期
8 汪信砚;;在新的复杂形势下牢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J];理论月刊;2006年01期
9 李咏梅;;从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看意识形态掌控[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孙兰英;;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与创新[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本文关键词:互联网发展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和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99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69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