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我国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7 06:41
【摘要】: 农民工是中国现代化大潮中出现的特殊的群体,这一群体从出现直到今天,一直在不断地壮大和发展,据统计,到2009年底全国农民工总数约为2亿,农民工已经成为一个庞大而不容忽视的群体。他们正在逐渐成为生产建设的主力军,为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对解决“三农问题”同样意义重大,可以说农民工是我们新时期最可爱的人。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农民工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公平待遇,他们被排斥在城市的体系之外,绝大多数农民工都是城市的过客,享受不到任何社会保障或福利,并且还要忍受城市社会的歧视和排斥,致使农民工的思想情况十分复杂,加强农民工思想教育对于实现农民工向现代化的人转变和实现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明确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概念。分别从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来考量,研究农民工所处的社会环境。分析农民工的群体特点,明确农民工群体的思想情况,同时总结国内外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经验,找到制约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其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分析造成我国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的原因,明确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中各相关主体的责任。最后,着重研究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提出要通过优化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丰富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三个方面来推进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笔者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希望为开展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思路。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从制度层面、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三个维度研究农民工的现实困境和主要思想特点,研究分析当前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总结国外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经验教训,以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两种方法进行探讨研究,提出要充分利用现代社会的有利条件,依托数字网络,丰富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来解决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问题。 农民工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的过程,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希望此文能够为推动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的改革提供思路,为进一步改进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提供借鉴。农民工是农民中精英群体,是社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力量,笔者呼吁社会各界都来关注农民工问题,关注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这对于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社会稳定、和谐、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文】:

分布图,农民工,法律,分布图


3.2.4.1 法律知识欠缺随着“五五普法”工程的开展,农民工的法律意识总体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现代社会的法治需要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2008 年由共青团甘肃省委组织调查显示,青年农民工对劳动法等法律很清楚的发生概率为 9.64%,90.36%的人只是简单的了解或听说一些,,甚至有些人一无所知。可见,青年农民工特别缺乏法律知识与法律意识。当青年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不懂得或不会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说明,现阶段相当数量的农民工对法律了解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和模糊性。

农民工,不同年龄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图 4-1 2009 年不同年龄组农民工受教育情况(%)Figure 4-1 Educational situ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of different ages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9 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4.2.4.3 农民工群体间矛盾时有发生由于农民工来自五湖四海,在集体生活中风俗习惯难免产生矛盾和冲突,并且相同地区的农民工容易聚成小团体、成立帮派,在维护自身利益时就会采用暴力等非法手段,这都增添了许多不稳定因素。无疑增加了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4.3 国内外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比较与启示人类的历史是相通的,虽然各国国情不尽相同,但各国在解决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上依然表现出一定的共性:首先,世界各国都注重相关法律制度的构建,建立刚性的制度保障。以法律规定对外来进城务工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职责。例如英法德等国家都是在农民工问题出现时立即建立本国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农民工教育等方面的法律制度,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其次,不断创新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利用多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国芝;;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文化变异功能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李希廷;周加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内涵[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1年06期

3 迟进武;;“经济人假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学习月刊;2011年12期

4 王爱娥;;文化馆工会工作的政治性与文化性[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1年04期

5 李雪民;;基层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求实;2011年S1期

6 易娇艳;;思想政治教育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0期

7 朱慧玲;;浅议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J];理财;2011年08期

8 赖广昌;;新生代农民工的婚恋困境[J];中国职工教育;2011年09期

9 孙峰;;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刍议[J];政工学刊;2011年09期

10 赵丛肖;;依托红色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赖英腾;;谈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第十二届科学论文研讨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2 赵子林;;浅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孙慧玲;唐桂娟;;回归生活世界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的契合[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刘芳;;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人学透视的时代价值[A];人学论丛:第九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2007)[C];2007年

5 陈永福;;加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6年

6 郭焱;;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余俊;;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管理的内容和原则[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8 李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人学反思[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9 张美琴;;领导干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A];全国领导科学第八次学术讨论会论文精选[C];2001年

10 邱子辉;;构建三级配套体系,提高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马跃华邋通讯员 李静;厦门大学:让学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角[N];光明日报;2008年

2 东海舰队某观通旅政委 李建海;要善于激发大学生士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感[N];解放军报;2008年

3 文选德省政协副主席;《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纵论》序[N];永州日报;2008年

4 杨贤芹;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N];六盘水日报;2008年

5 刘富书 彭俊武;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费比[N];学习时报;2009年

6 王桂华 张强 李发;论全球化进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N];廊坊日报;2009年

7 石家庄铁道学院人文分院 孙爱霞 冯宪书 王久战;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辩证法[N];光明日报;2009年

8 记者 陈晓伟 何伟森;迷 失[N];齐齐哈尔日报;2009年

9 刘云奎;“三个紧贴”提高教育质量效益[N];战士报;2009年

10 记者 阿孜古丽;我区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N];西藏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昱;中国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和谐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张勇濂;流动与犯罪: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社会秩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探要[D];上海大学;2010年

4 师震;论自我意识自觉的机制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D];上海大学;2011年

5 林娣;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孙树文;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刘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8 刘立慧;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9 郧在廷;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金情;人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满;我国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2 徐绮晗;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渤海大学;2012年

3 徐睿;思想政治教育在化解社会现实问题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

4 李志辉;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2年

5 丁月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蒋蓓敏;批评在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及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7 郭杨子;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地位面临的挑战与对策[D];苏州大学;2011年

8 董琳;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论理论趋势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郭斐;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方法与功能[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10 刘倩;思想政治教育评估过程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010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7010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7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