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0 23:59
【摘要】:能不能占领网络的意识形态高地,关系到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繁荣及国家安全。面对现在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文章回到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上去寻找思路,结合中国目前的建设实践,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网络的意识形态治理路径。文章阐述了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概念内涵的逻辑线索。首先简要梳理了意识形态概念的演变过程,概括了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概念的主要观点。然后,分析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功能。最后,探究了在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出现的变化。文章总结了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面临的三个主要问题。个人主义盛行:从道德意识形态的角度开始探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关系,并指出个人在网络上追求个性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地激起个人主义的流行。娱乐化:通过分析网络时代人们的精神困境,揭示了以影视作品、网络游戏等为主要代表的网络娱乐对人们思想的麻痹作用。景观化:通过引入法国哲学家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阐明了在新的网络条件下,资本如何通过对景观的操纵进而掩饰剥削。文章论证了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治理的路径方法。首先,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了自由与责任不可分离,提出建立统一网络身份认证的措施。然后,阐释了网络舆论的感性倾向,并认为需要完善网络舆论的引导机制。最后,提出了网络条件下的意识形态的稳定发展,需要国内外共同努力,建立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学位授予单位】:深圳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64;G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杨嵘均;;论网络虚拟空间的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策略[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01期

2 胡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的多视角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3 陈秉公;;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03期

4 仰海峰;;葛兰西的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效应[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02期

5 马宝成;试论政治权力合法性的意识形态基础[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6 童庆炳;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再认识[J];文艺研究;2000年02期

7 辛斌;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批评语言学[J];现代外语;1996年01期



本文编号:27070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7070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7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