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论建国初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

发布时间:2020-06-23 01:04
【摘要】:民族精神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理性升华,是推动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建国初期,中华民族精神得到进一步弘扬与培育,形成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全国人民正是本着这种精神力量,增进了团结,推进了各项事业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振兴,是中华民族复兴和新中国崛起的必然要求和精神力量,具有历史和时代意义。 本文以民族精神的共性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特性的比较分析为基点,阐明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从历史实际出发,探析了建国初期中华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的具体内容和基本途径。最后,从历史事实和历史发展的视野,阐明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D6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臧宏;再论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化[J];学术研究;1995年02期

2 黎柳;;中华民族精神史话[J];中华魂;1998年06期

3 刘仕平;弘扬伟大的抗日民族精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年08期

4 百成 ,陆航 ,赵迪;黄河岸边的回响[J];辅导员;2005年11期

5 王欢;刘朋;;革命精神与民族精神互动发展[J];中国市场;2006年52期

6 尹树新;;新时期更要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09期

7 宋道丽;;在灾难中深刻感悟中华民族精神[J];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15期

8 韩敬;中华民族精神刍议[J];思想战线;1993年01期

9 旷三平;中华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时代精神[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4年05期

10 ;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J];乡音;200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存生;;中国社会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何方生;;孝道与中华民族精神关系初探[A];老年学论文集(六)[C];2004年

3 李毅红;;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点思考[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孙文营;;对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中华民族精神关系问题的思考[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余春林;;毛泽东思想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A];《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C];2003年

6 吴潜涛;冯秀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途径[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葛晨虹;刘玮玮;;民族精神及其文化表现形态[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孙中山·中华民族精神[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精神论文专辑[C];2003年

9 李绪堂;高洁;;民族的复兴 精神的传承[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10 陈依元;;论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贡献[A];在党的旗帜下——青海省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70周年文集(上)[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肖一;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我们重任在肩[N];光明日报;2007年

2 王东;中华民族为什么历经磨难而不衰[N];北京日报;2003年

3 ;中华民族精神大家谈(6)[N];光明日报;2004年

4 周安伯;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N];人民日报;2003年

5 赵存生;中华民族精神:多难兴邦的强大精神支柱[N];光明日报;2008年

6 彭国华邋杨学博;伟大民族精神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升华[N];人民日报;2008年

7 王东;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能屹立于世界民族精神之林[N];北京日报;2002年

8 彭继红;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党的创造力[N];湖南日报;2004年

9 刘利民;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是学校教育的使命[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安传香;传承民族精神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N];今日信息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峻;新中国治水事业的起步(1949~1957)[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里鹏;建国初期山西老区经济制度变迁研究(1949-1956)[D];山西大学;2010年

4 黄莉;中华体育精神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5 廖胜平;北京游民改造研究(1949-1953)[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6 杨世宁;西南军政委员会与建国初期西南区的政权接管[D];四川大学;2005年

7 郑海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8 徐国普;江苏红十字运动研究(1950-1965)[D];苏州大学;2009年

9 刘力波;文化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志永;建国初期河北省婚姻制度改革研究(1950-1956年)[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壮杰;论建国初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晓丽;建国初期内蒙古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发展历程及其历史作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玉芹;建国初期东北重工业发展状况评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冬生;建国初期河北省救灾工作述评[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春宜;湖南平江县土地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毕小丽;建国初期的中医进修(1949~1955)[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张红军;论建国初期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历史经验[D];吉林大学;2004年

8 殷小兵;痛苦的转型:张爱玲在1949—1952年[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9 宁小梅;论建国初期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红芳;建国初期董必武法制思想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265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7265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1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