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实践中的矛盾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8 18:11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实践中的矛盾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现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控手段,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需要有良好的道德来规范和维系。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社会主义道德是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条件下,用来调节人和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适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需要而产生的,又服务于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经济。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工程,道德建设伴随着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经历了不平凡的三十多年。三十多年来,我国道德建设成果显著,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佛山女童被碾、老人跌倒无人救助、瘦肉精、毒奶粉、黑心棉、地沟油、假酒等一系列频发事故,让人民群众生活在一个提心吊胆的生活环境中。本文拟从多角度利用矛盾分析法对道德建设实践之中的矛盾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努力找到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第一章,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实践中存在的矛盾进行分析。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实践中存在的矛盾:经济快速发展与道德建设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社会价值导向一元化与个人价值取向多元化之间的矛盾;个人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矛盾。本章写作目的在于初步明晰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实践中矛盾“是什么”的问题。 第二章,本论文研究的重点: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实践中矛盾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归因分析:GDP增长模式对人道德能力的弱化;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存在“鸿沟”;社会变革特别是网络化对道德建设产生冲击;法律制度缺失致使道德建设存在滞后性。本章通过归因分析进而深化对道德建设实践中矛盾之“为什么”的理解。 第三章,探究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基本路径。第一,从“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有机统一分析道德建设的路径。首先,要发展经济,夯实道德建设的物质基础。其次,新时期更加重视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性与统一性。第二,从“内因”与“外因”的辩证统一分析道德建设的路径。首先,完善规范,为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其次强化实践,,完善道德建设的公民参与机制;最后,突出重点,通过现实课堂教育以及虚拟的网络教育来加强核心群体的道德教育。本章旨在为现实社会中的道德建设实践提供积极的方法论参考,从而厘清道德建设实践之“怎么办”的问题。
【关键词】:当代中国 道德建设实践 矛盾 矛盾分析法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48;B02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一、绪论10-17
  • (一) 选题背景10-11
  • (二) 研究意义11-12
  • 1、 为我国道德建设实践提供一定的方法论参考11-12
  • 2、 为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构建和谐社会做尝试12
  • 3、 为改善我国道德建设实践状况探求有效方案12
  • (三) 研究现状12-17
  • 1、 关于道德建设内涵的相关研究12-14
  • 2、 关于出现道德危机原因的研究14-15
  • 3、 关于如何进行道德建设的研究15-17
  • 二、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实践中存在的矛盾17-31
  • (一)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道德建设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17-25
  • 1、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成就17-19
  • 2、 改革开放以来的道德建设19-20
  • 3、 矛盾表现20-25
  • (二) 社会价值导向一元化与个体价值取向多元化之间的矛盾25-28
  • 1、 个体价值取向多元化25-27
  • 2、 社会价值导向一元化27
  • 3、 矛盾表现27-28
  • (三) 个人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28-31
  • 1、 道德认知28-29
  • 2、 道德实践29
  • 3、 矛盾表现29-31
  • 三、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实践中矛盾产生的原因31-40
  • (一) GDP 增长模式对人道德能力的弱化31-35
  • 1、 当代中国的 GDP 增长模式31
  • 2、 辩证看待“GDP 增长模式”31-35
  • (二) 个人利益与道德责任之间存在“鸿沟”35-36
  • 1、 个人利益35
  • 2、 社会责任35-36
  • (三) 社会变革特别是网络化对道德建设产生冲击36-38
  • 1、 网络社会及其特点36-38
  • 2、 网络社会对道德的冲击38
  • (四) 法律制度缺失致使道德建设存在滞后性38-40
  • 1、 法律制度不完善38-39
  • 2、 制度运行存在缺陷39-40
  • 四、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实践的路径40-50
  • (一)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40-43
  • 1、 发展经济为道德建设提供物质基础41-42
  • 2、 全面统筹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之间的关系42-43
  • (二) 坚持“内因”与“外因”的辩证统一43-50
  • 1、 完善道德建设的规章制度43-45
  • 2、 鼓励公民积极进行道德实践45-47
  • 3、 加强核心群体的道德教育47-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4-55
  • 致谢55-56
  • 附件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广荣;道德建设论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齐振海;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和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62年02期

3 陈延斌;建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论要[J];道德与文明;2002年02期

4 王胜利;对新加坡公民道德建设的思考[J];道德与文明;2002年04期

5 卫建国;公民道德建设要注重实效[J];道德与文明;2002年06期

6 钱广荣;论道德建设[J];道德与文明;2003年01期

7 宋启林;论道德实效[J];道德与文明;2003年05期

8 阎孟伟;;“道德危机”及其社会根源[J];道德与文明;2006年02期

9 张之沧;;论马克思的道德实践[J];道德与文明;2007年03期

10 邹凤珍;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道德建设的基本思路[J];发展论坛;200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济良;论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静;社会转型期一元与多元价值观的矛盾及其协调[D];天津商业大学;2010年

2 刘晓辉;中国当代道德缺失现象的根源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实践中的矛盾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27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727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1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