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渗透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5 06:18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战略任务,并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唯有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追求,才能实现其价值引领的功能。而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真正为人们所接受并转化为自觉追求,就必须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能够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引导人们科学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从而提高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自觉性。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真正行之有效,就必须增强渗透性。可见,如何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渗透性,乃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中提出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 本研究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旨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渗透性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渗透性的影响因素,以及从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载体、教育环境等各影响因素的角度提出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渗透性的主要对策。 本研究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渗透性是指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方式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教育渗透到各种教育载体中,以影响受教育者接受程度的一种教育原则或方法。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渗透性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必然要求,是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功能的基本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们自觉追求的有效途径。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载体和教育环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渗透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教育主体要增强人格魅力、提升知识水平、改进教育态度,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渗透性;教育内容要实现生活化、大众化和提高针对性,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渗透性;要善于运用情感陶冶法、榜样示范法、环境熏陶法和实践锻炼法,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渗透性;要善于运用管理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和大众传媒载体,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渗透性;要优化社会舆论环境、人际环境、组织环境、社区环境和家庭环境,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渗透性。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64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朱晨静;日常生活视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2 焦玉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若男;高校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289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7289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8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