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实现的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6 16:04
【摘要】:网络诞生以后,它便以其特有的传播方式和特点迅速进入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拓宽了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促进了我们思想观念的更新,也开阔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空间。它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同时也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了新的更具时代意义的工作方式。同时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方法、手段以及环境都带来了诸多改变。这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自中国社会进入网络时代以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研究逐渐受到各个学科的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问题的研究成果也已经硕果累累。但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实现的机制问题的研究,由于网络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学界的研究成果还不够。本文从理论出发,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从理论基础、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创新发展等方面做了阐述,从主体、技术和制度三个方面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本文提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双主体作用模式,其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刻板和低效。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机制的实现变为可能。这种双主体互动的模式对实施主体性、创新性和发展性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实践价值和重大理论意义。马克思曾经说过,技术“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它对于人类生存来说是最本质的东西,因为离开技术,人无法生存,人类的发展依赖于技术的发展。在社会的发展中,技术对于人类的意义在历史长河中作用尤为突出,现代技术涉及和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实实在在的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包括物质影响和精神影响。本文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制度的保障作用,所谓制度,就是一个社会人类相互交往的游戏规则。制度约束着人们的相互关系,抑制并减少可能出现的机会主义的个人行为和乖僻的个人行为,使人们的行为更加可预见并由此促进着劳动分工和财富创造。制度的变迁见证了社会演进的方式,它是探索历史变迁问题的关键。具体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上,制度依然具有突出的价值与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64
本文编号:2730550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卫平;当前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湘南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徐志远;宾培英;;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年02期
3 池有忠;余顺兴;;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理念与举措[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陈笃钦;;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刘梅;试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0年03期
6 杨碧晶;;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之我见[J];闽江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潘敏;陈中润;于朝阳;;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高校理论战线;2006年11期
8 李静;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实效性研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宋亚伟;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优化[J];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10 刘梅;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本文编号:27305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730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