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人的信仰危机及其消解
发布时间:2020-06-26 20:36
【摘要】:信仰作为人类特有的最深刻精神活动,是人对自身有限性的超越,是对生命价值不朽的精神追求。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是主体性、超越性地存在着,按照“人的尺度”改造世界。信仰统摄人类的一切意识活动,支配着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信仰构建的精神家园,人的思想和行为就有了方向,人生道路上就有了目的和归宿。可以说,历史上每个时代的文明成就,都离不开信仰的引导。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传统的价值体系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质疑、批判和抛弃。“信仰危机”、“价值失落”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成为当代中国人不能摆脱的事实。主要表现为崇高信仰的失落、信仰标准的紊乱化、道德的滑坡、人精神的焦虑和意义的丧失等现象。信仰危机的发生并非是偶然的现象,而是有其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当代中国人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其形成在于市场经济的世俗化影响、工具理性的僭越、多元价值观的冲突、教育的失误等方面。 信仰危机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否定环节,是一种暂时的历史现象。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采取科学的态度对待我国存在的信仰危机,有助于走出危机的困境。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危机的解决将会经历一个缓慢的、长期的过程,只能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渐地消解。当前,面对信仰危机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我们不仅要在理论上找到危机消解的可能性,更重的是在现实上找到真J正为人们所接受的途径。针对信仰危机的消解,本文主要从理论原则和实践途径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64
本文编号:2730862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毅;哲学与人[J];大连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刘永忠;试论道德评价标准的层次结构系统[J];道德与文明;2000年06期
3 姜爱华;论怀疑对于信仰的意义[J];党政干部学刊;2002年08期
4 邓晓芒;;中西信仰观之辨[J];东南学术;2007年02期
5 商逾;;从拜物教批判到工具理性批判——社会批判理论范式的转换[J];东岳论丛;2010年07期
6 郎晓东;如何认识当前的道德危机[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7 杨叔子;继承传统,面向未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5年04期
8 张丽璇;;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理性思考[J];黑龙江史志;2009年08期
9 张岱年;文化传统和综合创新[J];江海学刊;2003年05期
10 鲁洁;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J];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田静;公民道德的制度规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2 曹静;社会转型期人的精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贾鹏龙;对中国儒家思想文化地位的再认识[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308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730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