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社区治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要求。融入社会治理转型大局,提高社区治理水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社区治理的视角研究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有利于解决社区治理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提高社区治理水平。社区治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既是促进社区治理的必要手段,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分析社区治理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来提高社区治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有利于促进社区治理进程。文章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安徽省芜湖市清苑社区、万春社区和镜湖新城三个社区为例,展开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向清苑社区、万春社区和镜湖新城社区居民发放问卷250份,其中纸质问卷150份,网上问卷100份,最终回收问卷245份,其中有效问卷243份,问卷有效率达97.2%。运用SPSS19.0软件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社区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根据调查研究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增强社区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对策。本文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提出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介绍社区、社区治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等相关概念的内涵,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对社区治理的促进作用以及社区治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第三部分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社区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教育目的不明确,忽视社区治理目标的过程化;教育内容枯燥,忽视社区治理内容的扩大化;教育方法单一,忽视社区治理手段的丰富化;教育对象参与意识淡薄,忽视社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教育主体队伍素质低,忽视社区治理要求的严格化。第四部分提出了提高社区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对策:增强教育目的有效性,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增强教育内容有效性,满足居民实际需求;增强教育方法有效性,创新思政教育手段;增强教育对象有效性,提高居民参与度;增强教育主体有效性,建立社区激励机制。第五部分为结语,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并反思其中的不足,以期改进。根据社区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从提高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有效性、增强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教育对象及教育主体有效性等方面提出对策,从而提高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有利于促进社区治理的现代化进程,有利于和谐社区的构建,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建立良治基础,为社会治理转型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社区 社区治理 居民 思想政治教育 有效性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第1章 绪论13-20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3-15
- 1.1.1 选题背景13
- 1.1.2 选题意义13-15
- 1.2 文献综述15-18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5-16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6-18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18-20
- 1.3.1 研究内容18
- 1.3.2 研究方法18
- 1.3.3 创新之处18-20
- 第2章 社区治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内涵20-28
- 2.1 社区治理的内涵20-22
- 2.1.1 社区的内涵20
- 2.1.2 治理理论20-22
- 2.2 社区治理的特点22-23
- 2.2.1 多元性特征22
- 2.2.2 民主性特征22-23
- 2.2.3 动态性特征23
- 2.3 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有效性的内涵23-24
- 2.3.1 思想政治教育23
- 2.3.2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23-24
- 2.4 思想政治教育对社区治理的促进作用24-26
- 2.4.1 凝聚和导向作用,形成多元参与格局24-25
- 2.4.2 转化和调节作用,培养自主自治意识25-26
- 2.4.3 认识和育人作用,促进协商合作进程26
- 2.5 社区治理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要求26-28
- 2.5.1 转变政府传统思维,建设服务型政府26
- 2.5.2 推进法治思维建设,形成依法治理意识26-27
- 2.5.3 培育多元主体参与意识,为社区治理创新提供持续动力27-28
- 第3章 当前社区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28-47
- 3.1 教育目的不明确,忽视社区治理目标的过程化28-31
- 3.1.1 教育目的不明确,忽视社区治理的自主性28-29
- 3.1.2 教育目的缺乏过程性,忽视社区治理的动态性29-31
- 3.2 教育内容枯燥,忽视社区治理内容的扩大化31-33
- 3.2.1 教育内容枯燥,忽视社区治理内容的针对性31-32
- 3.2.2 教育内容老旧,忽视社区治理内容的时效性32-33
- 3.3 教育方法单一,忽视社区治理手段的丰富化33-36
- 3.3.1 以传统教育载体为主,忽视社区治理载体的多样性33-34
- 3.3.2 以灌输教育为主,忽视社区治理方式的创新性34-36
- 3.3.3 以单一教育方法为主,忽视社区治理手段的复合性36
- 3.4 教育对象参与意识淡薄,忽视社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36-41
- 3.4.1 教育对象缺乏参与意识,忽视社区治理的多元性37-38
- 3.4.2 教育对象缺乏社区认同感,忽视社区治理的合作性38-39
- 3.4.3 教育对象缺乏观念变革意识,忽视社区治理的新颖性39-41
- 3.5 教育主体队伍素质低,忽视社区治理要求的严格化41-47
- 3.5.1 教育主体素质不高,忽视社区治理的专业性要求41-43
- 3.5.2 教育主体角色定位模糊,忽视社区治理的准确性要求43-44
- 3.5.3 教育主体投入精力不够,忽视社区治理的持久性要求44-47
- 第4章 提高社区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对策47-58
- 4.1 增强教育目的有效性,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47-48
- 4.1.1 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47-48
- 4.1.2 注重教育目标的过程性,以动态调整为准则48
- 4.2 增强教育内容有效性,满足居民实际需求48-50
- 4.2.1 增强针对性,依据居民实际需求丰富教育内容48-49
- 4.2.2 提高时效性,促进社区治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49-50
- 4.3 增强教育方法有效性,创新思政教育手段50-52
- 4.3.1 创新教育载体,发挥网络载体的积极作用50-51
- 4.3.2 创新教育方式,变灌输教育为渗透教育51-52
- 4.3.3 创新教育手段,多种教育方式并存52
- 4.4 增强教育对象有效性,提高居民参与度52-55
- 4.4.1 坚定教育对象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培养自主自治精神52-53
- 4.4.2 增强教育对象的社区认同感,培养协调合作意识53-54
- 4.4.3 培养教育对象变革意识,树立社区治理观念54-55
- 4.5 提高教育主体有效性,建立社区激励机制55-58
- 4.5.1 增强主体素质,提高专业水平55
- 4.5.2 做好角色定位,明确工作职责55-56
- 4.5.3 培育主体意识,加大投入力度56-58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58-59
- 5.1 总结58
- 5.2 展望58-59
- 参考文献59-63
- 附录163-6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6-67
- 致谢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现曾,王凤英;思想政治教育与现时代三题[J];探索;2000年02期
2 王勤;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的几个社会条件[J];探索;2000年04期
3 朱琪虹,王盛茂;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图书馆建设;2000年03期
4 王泽洲;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点思考[J];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5 姜延宝,蔡东平;浅谈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效益问题[J];党建与人才;2000年05期
6 曾鹃;浅谈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J];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7 钟崇先;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刍议[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8 田祚雄;世纪之交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的反思与前瞻[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9 韦兆钧;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超前性及其实现之策略[J];河池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罗槐茂,黄岳峥;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翁文泰;姚其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诉求[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7年
2 陈潜;陈均宝;;对“大学生村官”上任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3 石霖;;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4 周加胜;;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5 张松峰;;加强和改进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获奖论文集(下)[C];2008年
6 黄振宣;;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结合的途径[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熊继文;;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许溪沙;王施施;;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分阶段培养中的引领作用[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芳;程影;;以科学发展观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10 许克毅;曹凯松;;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中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A];改革·创新·发展——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正铭;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N];广西日报;2005年
2 解放军报记者 董强 本社记者 曹智;全军和武警部队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N];人民日报;2000年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年
4 王天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与量[N];光明日报;2006年
5 本报评论员;创造性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光明日报;2007年
6 张弛 周奔;喜看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新格局[N];解放军报;2007年
7 陈锐邋特约记者 唐向东;总后召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N];解放军报;2007年
8 张瑞霞;全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在首府召开[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9 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 马奇柯;增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N];人民日报;2007年
10 张荣邋记者 夏洪青;二炮某基地思想政治教育为部队信息化建设服务[N];解放军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祖国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徐艳国;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论[D];中南大学;2010年
3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探要[D];上海大学;2010年
4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邵献平;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蓓蓓;思想政治教育成本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段建斌;人的存在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维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隋宁;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在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英;解构大众文化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D];山西大学;2008年
2 姜文静;当代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保;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共领域的拓展[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
4 郑建松;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志萍;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定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李明;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和学术性[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7 巫阳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董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黄国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0 马雯;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及其实现[D];长安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社区治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44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74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