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视域下的浙江“精神富有”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视域下的浙江“精神富有”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幸福是人类的终极目标,然而追求幸福并不必然拥有幸福,幸福的获得需要幸福观的指导。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追求的幸福往往侧重物质需要的满足,但伴随着物质财富的快速增长,人们的幸福感却没有显著提升。物质富裕(即物质需要的满足)虽是幸福的基础,却不是幸福的唯一,相对于精神富有(即精神需要的满足)而言还属于低层次的幸福。精神富有才是层次更高、更全面和更持久的幸福。浙江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不仅实现了浙江人的脱贫致富,也极大丰富了浙江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幸福的层次也应随之不断提高。物质富裕、精神富有是新时期浙江人对幸福生活的殷切期待,是浙江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必然要求,其中精神富有建设是重中之重。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幸福的异化现象随处可见,我们的精神领域出现了对中国社会制度的不自信、对西方价值观念的盲目崇拜以及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淡漠等现象。精神空虚、信仰危机和观念错误等精神上的不幸福是物质富裕不能解决的,只能通过精神富有来解决。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以其理论上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不仅可以深刻诠释幸福的内涵,更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幸福观。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理论为指导,结合浙江“精神富有”建设的实际,正确处理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的关系、个人精神富有与社会精神富有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浙江“精神富有”之路。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A811;D6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1 幸福观与精神富有10-21
- 1.1 幸福观追溯10-14
- 1.1.1 幸福与幸福观的概念10-11
- 1.1.2 西方哲学史上的幸福观11-13
- 1.1.3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诞生13-14
- 1.2 “精神富有”追溯14-18
- 1.2.1“精神富有”的理论来源14-16
- 1.2.2“精神富有”与“物质富裕”的关系16-17
- 1.2.3“精神富有”的基本内涵17-18
- 1.3 “精神富有”与幸福观的必然联系18-21
- 1.3.1“精神富有”是幸福的重要因素18-19
- 1.3.2“精神富有”亟需科学幸福观的引导19-21
- 2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科学内涵21-29
- 2.1 幸福是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有机统一21-23
- 2.1.1 满足人的需要是实现幸福的必要条件21-22
- 2.1.2 追求物质需要是实现幸福的前提和基础22
- 2.1.3 追求精神需要是幸福的主要组成部分22-23
- 2.2 劳动和创造是幸福的源泉23-25
- 2.2.1 劳动创造是享受幸福的基本前提23
- 2.2.2 人民群众是创造和享受幸福的主体23-25
- 2.3 幸福是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有机统一25-27
- 2.3.1 社会幸福是个人幸福的前提和基础25-26
- 2.3.2 个人幸福是社会幸福的推动力26
- 2.3.4 幸福是自我实现与无私奉献的统一体26-27
- 2.4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人类一切幸福的根基27-29
- 2.4.1 人类起源于自然且依赖自然27-28
- 2.4.2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获取幸福的必然选择28-29
- 3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精神富有”的内在关系29-34
- 3.1 研究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时代价值29-31
- 3.1.1 有利于丰富“精神富有”的理论内涵29-30
- 3.1.2 有利于引领“精神富有”的发展方向30
- 3.1.3 有利于提升“精神富有”的战略地位30-31
- 3.2 “精神富有”是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继承与弘扬31-34
- 3.2.1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精神富有”的理论基础31-32
- 3.2.2“精神富有”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应有之义32
- 3.2.3 人民“精神富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最大价值32-34
- 4 浙江“精神富有”建设现状34-43
- 4.1 “两富”浙江建设及其对幸福的意义34-36
- 4.1.1“两富”是浙江发展的必然趋势34-35
- 4.1.2“两富”建设对人民幸福的意义35
- 4.1.3“精神富有”是“两富”建设的关键35-36
- 4.2 浙江“精神富有”建设取得的成就36-39
- 4.2.1 政府引领“精神富有”建设的成果36-37
- 4.2.2 社会组织支持“精神富有”建设的成果37-38
- 4.2.3 人民群众建设“精神富有”的成果38-39
- 4.3 浙江“精神富有”建设存在的问题39-43
- 4.3.1 政府在“精神富有”建设上的不足39-40
- 4.3.2 社会在“精神富有”建设上的不足40-41
- 4.3.3 公民在“精神富有”建设上的不足41-43
- 5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视域下建设浙江“精神富有”的实践途径43-53
- 5.1 构筑“精神富有”建设的核心框架43-44
- 5.1.1 践行浙江人共同的价值观43-44
- 5.1.2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4
- 5.1.3 普及马克思主义幸福观44
- 5.2 巩固“精神富有”建设所必须的物质基础44-47
- 5.2.1 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45
- 5.2.2 加快发展海洋经济45-46
- 5.2.3 加快将发展红利惠及全体人民46-47
- 5.3 夯实“精神富有”建设所必须的群众基础47-49
- 5.3.1 将“精神富有”建设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47-48
- 5.3.2 党政机关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48-49
- 5.4 打造“精神富有”建设所必须的生态基础49-51
- 5.4.1 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保障人民的生态幸福49-50
- 5.4.2 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从自然中创造精神财富50-51
- 5.5 引导互联网世界中的“精神富有”建设51-53
- 结论53-54
- 参考文献54-57
- 在学研究成果57-58
- 致谢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双利;;试论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的重要意义[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年02期
2 陈惠雄;傅俊华;;树立助人为乐的幸福观[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年01期
3 李志,彭建国,彭晓玲;对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调查[J];探索;2000年03期
4 邢占军,黄立清;西方哲学史上的两种主要幸福观与当代主观幸福感研究[J];理论探讨;2004年01期
5 龚鹰;;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论略[J];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02期
6 张宏;王晶;彭洋;;关于高校辅导员幸福观的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赵子琴;邓立;;析马克思的幸福观及其理论实践价值[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02期
8 孙建华;王晓虹;;关于在“基础课”教学中渗透幸福观教育的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栾琮聪;;对当代青少年幸福观教育的几点看法[J];法制与社会;2010年22期
10 王艺;;如何培养当代青年正确的幸福观[J];职业时空;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飞;;中小学生幸福感基本问题研究——学生的幸福观[A];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2年
2 李南;张萌萌;;“自我更新”取向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幸福观研究[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孙婧;揭水平;;当代中国女大学生幸福观的探索性因素分析[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王鲁宁;;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之幸福观意蕴探究[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江锡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与幸福观教育的研究[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文集(第七卷)[C];2004年
6 彭文会;黄希庭;;美德幸福观:一个古老而充满活力的话题[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高世乐;高世明;高兴和;高山杉;;温度经济——不得已的选择[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杨守晃;林启雄;施均济;;论长寿与文化[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四)——积极老龄化研究之六——健康与老龄化[C];2010年
9 张志哲;;论理学家的幸福观[A];朱熹与中国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会论文集[C];1988年
10 刘绍清;;浅谈廉洁自律[A];全国水利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及水文化研究2013年度优秀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荣杰;大学生的“幸福观”及思想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3年
2 北京青年评论家 滕朝阳;官员应有什么样的幸福观[N];南方日报;2010年
3 西南大学 徐茂华;马克思的幸福观及其当代价值[N];光明日报;2011年
4 上海社科院家庭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徐安琪;家庭幸福观:金钱不是幸福的象征[N];文汇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周明 崔振波;清原倡导健康向上幸福观[N];辽宁日报;2011年
6 市社科联 马灿龙;树立正确“幸福观”[N];汕头日报;2011年
7 丁云婷;高安倡导科学健康向上的幸福观[N];宜春日报;2012年
8 祁东县地方税务局党组书记 局长 尹慧;正确的幸福观是廉洁从税的“原动力”[N];衡阳日报;2012年
9 罗海涛;幸福观决定幸福感[N];大理日报(汉);2012年
10 焦炎;崇尚“最美”幸福观[N];韶关日报;2012年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视域下的浙江“精神富有”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91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79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