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9 07:22
   高校作为理论前沿阵地,一直都存在着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的情况,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既给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了契机,也给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带来一些冲击。面对新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不易控制,高校大学生出现理想信仰危机的情况,如何进一步发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我国高校各项事业的指导力,如何更深一步提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内化认同,如何巩固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指导地位,已成为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新媒体、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等相关概念着手,分析了新媒体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面临的挑战和原因,以及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原则,进而得出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的可行性措施。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课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中的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以及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阐释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现实原因和理论依据。着重分析了新媒体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接着并从马克思、列宁、毛泽东三位马克思主义者的意识形态理论来阐述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分析新媒体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首先,笔者认为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绝对话语权受到威胁,高校思想政治氛围不浓,大学生政治认同模糊。针对这些问题,再深层次地挖掘原因,得出以下结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应对新媒体环境自身创新力不足,新媒体背景下多元价值观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形成冲击,网络话语差异消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感性认同。第四部分,论述新媒体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原则和对策,这是本文的主要部分也是具有实践意义的部分。根据第三部分对新媒体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中存在问题和原因的分析,寻求新媒体背景下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实现的基本原则和有效路径。笔者主要总结出以下原则:抓住主导,多样结合;理论先行,实践强化;立足现实,注重虚拟;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在原则的指导下提出具体措施: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抢占新媒体阵地、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制度保障话语权建设、增强对话能力、建设蕴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话语体系。结语部分,总结本文取得的一些成就,对后面的研究提出新的研究方向。
【学位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聂圣平;;国际环境的变化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J];求实;2012年06期

2 黄丹;;牢牢掌握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2年01期

3 张骥;申文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我国思想宣传领域面临的挑战与实现方式探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01期

4 汪

本文编号:2808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808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f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