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劳模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2 14:59
劳动模范(以下简称劳模),是推动我国经济生活和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先锋,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带头、骨干和桥梁作用。如何发挥劳模作用,教育激励更多的人以劳模为榜样,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内蒙古自治区劳模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成绩令人瞩目。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劳动关系复杂化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劳模管理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需要我们对之进行研究并尽快作出回答。 本文从内蒙古自治区的实际出发,从管理学的角度,研究劳模这一比较特殊的群体。通过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劳模管理的现状,指出劳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的理论为基本原理,提出劳模管理的对策和意见。
【学位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D648
本文编号:2821117
【学位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D648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篇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写作思路
第二篇 劳模管理概述
2.1 劳模的含义
2.2 劳模的地位
2.2.1 劳模的历史地位
2.2.2 劳模的法律地位
2.2.3 劳模的作用
2.3 劳模管理的内容
2.4 劳模管理的特点
2.5 劳模管理的意义
第三篇 内蒙古自治区劳模管理现状
3.1 劳模队伍的总体状况
3.1.1 劳模分布状况
3.1.2 劳模结构状况
3.1.3 劳模工作学习思想状况
3.1.4 劳模身体生活状况
3.2 劳模选树的标准
3.3 劳模评审的程序
3.4 劳模的表彰奖励
3.5 劳模的宣传推广
3.6 劳模的培养使用
3.7 劳模的日常管理
第四篇 内蒙古自治区劳模管理存在的问题
4.1 劳模选树中的问题
4.1.1 劳模过时论对劳模评选工作有所干扰
4.1.2 劳模评选标准不完全适应时代要求
4.2 劳模评审中的问题
4.2.1 劳模评审导向不够明确
4.2.2 部分劳模质量有所下降
4.2.3 劳模评审多头管理
4.3 劳模表彰奖励中的问题
4.3.1 劳模“终身制”
4.3.2 劳模奖励过分强调物质待遇
4.4 劳模宣传中的问题
4.4.1 劳模宣传脱离实际脱离群众
4.4.2 劳模宣传缺乏长久性
4.5 劳模培养使用中的问题
4.5.1 发挥劳模作用不够充分
4.5.2 劳模缺乏学习培训再提高机会
4.6 劳模日常管理中的问题
4.6.1 劳模日常教育缺失
4.6.2 部分劳模管理归口不到位
4.6.3 劳模管理工作缺乏长效奖金来源
第五篇 改进劳模管理的理论依据和对策
5.1 改进劳模管理的理论依据
5.1.1 人性假设理论及其对劳模管理的启示
5.1.2 激励理论及其对劳模管理的启示
5.1.3 领导行为理论及其对劳模管理的启示
5.1.4 组织文化理论及其对劳模管理的启示
5.2 内蒙古自治区劳模管理的改进对策
5.2.1 切实提高对劳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5.2.2 进一步建立健全劳模的评审工作机制
5.2.3 规范劳模的表彰奖励工作
5.2.4 扎实做好劳模的日常管理工作
5.2.5 树立劳模品牌建立劳模文化
结语
附件1
附件2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2821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821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