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儒家文化底蕴

发布时间:2020-10-08 16:56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儒家文化的关系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形成。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前辈学者研究成果甚为丰硕。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儒家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完全可以看出二者虽然具体表现有所差异,却具有共同的基础与共同的方向,即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指向。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儒家文化互渗共成的内在根据,同时也表现着二者的内在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立德树人”,即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人的价值规定,也是新的时代条件下理论发展的新方向。而作为儒家学问的儒家教育文化则以“为己之学”为其内在精神,在动态地成德成人的工夫实践中确立德性,成就道德生命与道德人格。由此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家教育文化具有共同一致的价值追求。基于这一共同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经过批判地继承与发展儒家文化表现出:儒家文化有机地蕴含于思想政治教育中,而思想政治教育在充分吸收儒家文化的过程中也彰显了鲜明的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因其对儒家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从而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具有儒家文化底蕴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儒家文化底蕴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在社会基础文化和社会职业文化方面发挥积极地作用,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中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儒家文化底蕴并未因为其具有儒家文化性质而失去其本质特征,而是能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立德树人”的作用,并以此为新时代再领航。
【学位单位】:西安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6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基本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及其价值指向
    2.1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与人文关怀
        2.1.1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
        2.1.2 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
    2.2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指向及其现代意义
        2.2.1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指向
        2.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3 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家文化融合的历史基础与理论依据
    3.1 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家文化融合的历史基础
        3.1.1 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演进
        3.1.2 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家文化关系的发展逻辑
    3.2 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家教育文化融合的理论依据
        3.2.1 人学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3.2.2 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家教育文化的共同根基
    3.3 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家教育文化的内在关联
        3.3.1 儒家教育文化蕴含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3.3.2 思想政治教育彰显儒家人文关怀
4 思想政治教育的儒家文化底蕴
    4.1 儒家教育文化的历史溯源
        4.1.1 先秦儒家——儒家教育文化的发轫期
        4.1.2 汉唐儒学——儒家教育文化的发展期
        4.1.3 宋明理学——儒家教育文化的成熟期
    4.2 儒家教育文化的精神特质
        4.2.1 为己之学——儒家教育文化的内涵
        4.2.2 成德成人——儒家教育文化的特质
    4.3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底蕴的儒家人文关怀
        4.3.1 儒家人文关怀何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底蕴
        4.3.2 儒家人文关怀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5 儒家文化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现实意义
    5.1 以儒家文化为底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文化意义
        5.1.1 思想政治教育的儒家文化底蕴与社会基础文明教育
        5.1.2 思想政治教育的儒家文化底蕴与社会职业文明教育
    5.2 儒家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5.2.1 儒家文化在高校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5.2.2 儒家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应用
6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廷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重整合的意义探析[J];南方论刊;2017年10期

2 黄俊杰;;东亚儒家教育哲学新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3 杜维明;;一个匠人的天命[J];读书;2016年02期

4 王丹;;论儒家文化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06期

5 刘力波;;当代境遇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的和谐共融[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5期

6 郭齐勇;;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现代化[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06期

7 王杰;冯建辉;;“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研究综述[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06期

8 方克立;;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三点看法[J];高校理论战线;2008年11期

9 李维武;;武汉大学与20世纪30年代中国哲学——范寿康与《中国哲学史通论》[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张祥浩;石开斌;;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薛赛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2 卢有志;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3 宋新雅;圣人之教—先秦儒家道德教化范式及其现代价值[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4 吴文莉;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关怀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5 董爱玲;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会通与融合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6 薛晓萍;先秦儒家道德价值思想及其现代启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力波;文化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朱敏达;儒家德育思想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2 王敏;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儒家优秀文化融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3 白洋;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儒学当代意义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4 白楠;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5 黄志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蕴[D];郑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325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8325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d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