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文本视域中的雷锋精神及其当代价值:读《雷锋全集》

发布时间:2020-10-09 01:58
   雷锋精神历经沧桑变化,陪伴我们度过了许多艰难岁月,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回顾历史,对雷锋精神的研究和宣传,主要呈现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工作有机组成部分的政治建构,第二种是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有机组成部分的文本建构。对比分析两种建构方式,前者以政治建构为主导,后者是兴起中的学术建构,两者殊途同归,都是为了雷锋精神能够永驻中国人精神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系统梳理雷锋精神政治建构的历史,发现在“极左”年代,政治建构中的雷锋及雷锋精神曾被“高、大、全”化,致使雷锋精神难于扎根大众生活,经常是“三月来四月走”。改革开放以来,雷锋精神的文本建构逐渐兴起,相对于政治建构具有客观性、多维性、时代性等独特优势,展示了一个更生活化、更本真、能够常驻大众生活的雷锋。基于此,本文运用文本解读方式,以当今收集雷锋著述最全面的《雷锋全集》为文本基础,系统分析雷锋留下的日记、书眉笔记、发言稿、文学作品等类型的文本,探寻雷锋精神形成的心路历程,进而挖掘和凝练雷锋精神的主要内容:一心向党的坚定信念;心系集体、融于集体的集体主义精神;自省自律、积极进取的生活精神;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的生活精神;服务社会、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总之,雷锋精神是一个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为精髓的多层次思想体系,具有进步性、时代性、实践性的特点。在当代,透过文本解读雷锋精神,不仅有助于彰显雷锋精神的人文价值、社会价值,还有助于回应历史虚无主义者、过度理想主义者对雷锋及雷锋精神的误解和质疑。本文正文部分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第一,回顾雷锋精神政治建构与文本建构的演进历程,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两种建构方式,着重阐释雷锋精神政治建构的历史贡献及时代局限,以及雷锋精神文本建构的独特价值。第二,以《雷锋全集》为文本依据,对雷锋生前所遗留的文本进行分类梳理和解读,从雷锋的著述中探寻雷锋精神形成的心路历程,进而提炼雷锋精神的精髓及特点,概括雷锋精神的主要内容。第三,针对当代社会发展中遭遇的问题,当代人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困惑,以及部分人对雷锋精神的误解和质疑,结合雷锋精神的丰富意蕴,阐述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
【学位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648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1.文本解读法
        2.比较研究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一、雷锋精神的政治建构与文本建构:历史回顾
    (一)回顾雷锋精神的政治建构
        1.文革前期(1958-1966)
        2.文革中至改革开放前(1966-1978)
        3.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
    (二)回顾雷锋精神的文本建构
    (三)雷锋精神政治建构的再认识
        1.雷锋精神政治建构的历史贡献
        2.雷锋精神政治建构的时代局限
    (四)雷锋精神文本建构的独特意义
        1.有助于增强对雷锋精神解读的客观性
        2.有助于增强对雷锋精神解读的多维性
        3.有助于增强对雷锋精神解读的时代性
二、雷锋精神的文本建构:读《雷锋全集》
    (一)从《雷锋全集》看雷锋遗留文本的整理出版概况
        1.《雷锋日记》及其出版情况
        2.雷锋生前撰写文章及其发表文章的情况
        3.雷锋生前阅读毛泽东著作的情况
        4.雷锋生前留下的发言稿的情况
        5.雷锋生前留下的书信及赠言的情况
        6.雷锋生前创作的文学作品的情况
    (二)雷锋精神形成的心路历程
        1.解放前被压迫时期(1940-1949)
        2.解放后上学时期(1949-1956)
        3.解放后工作时期(1956-1962)
    (三)雷锋精神的精髓与特点
        1.雷锋精神的精髓
        2.雷锋精神的特点
    (四)雷锋精神的主要内容
        1.一心向党的坚定信念
        2.心系集体、融于集体的集体主义精神
        3.助人为乐、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
        4.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的实践精神
        5.自律自省、积极进取的生活精神
        6.刻苦专研、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
        7.实干巧干、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
        8.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生活精神
三、雷锋精神文本建构的当代价值
    (一)人文价值
        1.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有利于人们树立集体主义意识
        3.有利于彰显中华民族精神,凝炼人类共同精神
    (二)社会价值
        1.有利于平稳渡过社会转型期
        2.有利于形成社会价值共识
        3.有利于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美德
    (三)论辩价值
        1.有利于回应雷锋精神的历史虚无主义
        2.有利于回应雷锋精神的过度理想主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佳凤;;雷锋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统一[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09期

2 王新建;;挖掘和拓展时代意义 雷锋精神的公民价值[J];雷锋;2015年02期

3 汪金友;;“价值观”里有雷锋[J];雷锋;2015年01期

4 陈曦;;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的新思考[J];决策探索(下);2018年10期

5 ;广州一汽巴士启动“寻找身边好人”活动[J];广东交通;2012年02期

6 郜世杰;冯雷;王福刚;;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线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J];中国建设教育;2008年02期

7 邱少明;;市场经济呼唤雷锋精神[J];新重庆;2012年04期

8 何建平;;中学生议论文应“大题小做”[J];雅安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9 ;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再放光芒[J];共产党员;2018年16期

10 刘凤琴;;“雷锋精神伴我行”主题班会[J];文理导航(中旬);201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葛震;;创新城市精神 助推城市发展 决胜沈城“三城联创”攻坚战——从“雷锋精神”融入沈阳城市精神谈起[A];第十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管社科)[C];2018年

2 李天文;;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声卷1)[C];2015年

3 高学敏;;雷锋精神是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A];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学雷锋系列讲话精神座谈会论文集[C];2016年

4 安斯寿;;学习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处处可为,践行雷锋行为要生活化、具体化[A];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学雷锋系列讲话精神座谈会论文集[C];2016年

5 宋若波;;做一颗雷锋精神的种子[A];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学雷锋系列讲话精神座谈会论文集[C];2016年

6 袁雪雪;;学雷锋从娃娃抓起[A];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学雷锋系列讲话精神座谈会论文集[C];2016年

7 李长生;;弘扬雷锋精神 争做“四有”军人[A];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学雷锋系列讲话精神座谈会论文集[C];2016年

8 ;弘扬雷锋精神 深化志愿服务[A];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学雷锋系列讲话精神座谈会论文集[C];2016年

9 ;围绕四个全面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当前雷锋精神学习[A];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学雷锋系列讲话精神座谈会论文集[C];2016年

10 王维平;;感性解放与精神追逐——对雷锋精神的十点时代思考[A];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学雷锋系列讲话精神座谈会论文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温常青 齐明宇 梁兼铭;学雷锋四十九年不间断[N];中国青年报;2012年

2 本报评论员 曹林;偶像雷锋的成功可以复制[N];中国青年报;2012年

3 本报评论员 张伟;照耀志愿精神与雷锋精神的是同一束光[N];中国青年报;2012年

4 公方彬;不断解读雷锋精神[N];中国青年报;2012年

5 曹林;建议设“雷锋奖”享劳模待遇有悖雷锋精神[N];中国青年报;2012年

6 姜玉坤 李大勇 特约记者 杜善国;雷锋天天和我们在一起[N];中国青年报;2012年

7 李开盛;权力能否重建道德[N];中国青年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陈丹江 通讯员 马世强 钟大海 蒋永明 李佳;雷锋精神:化企一抹亮丽的文化彩虹[N];中国化工报;2015年

9 本报记者 郑宇钧;英雄如何学雷锋[N];中国青年报;2012年

10 长沙晚报记者 朱华;传承雷锋精神 厚植党建根基[N];长沙晚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曦;论雷锋奉献精神[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2 郑朝静;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3 蒋晓侠;雷锋精神的历史考察[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宏建;新时期雷锋精神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8年

2 丛燕鑫;新时代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年

3 丁锐瑞;文本视域中的雷锋精神及其当代价值:读《雷锋全集》[D];辽宁师范大学;2018年

4 邓佳;雷锋精神进长沙市高中校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

5 陈艺勇;当代雷锋精神育人常态化机制研究[D];华侨大学;2014年

6 任园园;当前中学雷锋精神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7 徐晨;学雷锋活动的道德价值及其常态化的对策[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8 刘佩瑶;雷锋精神时代化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4年

9 伊凡;教育激励理论视域下青年践行“雷锋精神”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10 刘欣z

本文编号:28330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8330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0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